改性沸石生物复合填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w8975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系统研究了生物沸石复合填料对污水中氨氮的降解过程及作用机理,并针对分散型村落污水(本文以昆明市小哨村生活污水为处理水样)进行了中试实验,从技术和经济层面论证了该复合填料在污水处理工程行业生产应用的可行性。生物沸石复合填料的开发应用是污水处理技术生物膜法领域的新进展。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沸石筛选及改性预处理实验;(2)改性沸石吸附性能测试及复合填料的制备实验;(3)复合填料的挂膜和生物膜反应器的小试实验;(4)生物沸石复合填料界面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对目标污染物生化作用过程的机理分析;(5)生物沸石复合填料应用于合并型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的设计、中试与效益分析。沸石筛选及改性预处理实验研究表明:从经济性和沸石在污水处理领域适用性考虑,利用NaCl对沸石改型是有效且可行的。改性沸石吸附性能测试及复合填料的制备实验表明:固液比为1:100,PH为7~8的试验条件下,改性沸石的交换吸附性能最好;沸石对氨氮的吸附是离子交换和物理吸附的综合作用,且以离子交换作用为主,沸石对NH4+: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液膜扩散和粒扩散是沸石对氨氮离子交换吸附的速率限制步骤。沸石材料和多面空心球填料交联组合后,有效改善了组合前各自的物化性能,搭建了无机滤料和有机高分子填料性能互补的桥梁。复合填料的挂膜和生物膜反应器的小试实验表明:沸石复合填料可在2~3周内成功挂膜,挂膜后的复合填料成为固定化生物复合填料;沸石中Na+对NH4+的交换作用较强,吸附平衡时间为12h;在挂膜阶段,NH3-N富集现象明显,生物硝化作用很快出现,并随着生物膜的成熟而加剧,系统实现了强化生物硝化作用的效果。生物膜反应器启动运行参数为,PH控制在6.5~8、水力负荷0.52m3/m2h、气水比为3:1、温度20~25℃、水力停留时间(HRT)为3h;该反应器将生物移动床工艺和生物接触氧化法各自的性能耦合,稳定运行后,对氨氮和有机物的去除率均达到80%以上。填料界面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对目标污染物生化作用过程的机理分析表明:生物沸石复合填料的吸附功能与生物作用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该填料可看作一种组合了离子交换-同步硝化功能的新型填料。生物沸石复合填料应用于合并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设计、中试与效益分析表明:设备的设计是在汲取日本一体式净化槽优点的基础上结合沸石复合填料开发的新工艺;针对分散型村落污水,在与集中式污水处理方式的基建费用、管网投资及运行成本综合对比后可知污水处理设备从整体效益考虑具有推广应用的优势。
其他文献
气候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住屋为代表的地方建筑的形式和构造上 ,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增强和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解的逐渐深入 ,气候条件尤其是极端气候条件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文明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城市或乡镇居住的用户的商品房也在不断增多,这对房屋内部排水设施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市政给排水的工程
介绍了低功耗无线远传水表及其监控平台在自来水用水情况远程监管中所起的作用,汇总了该远传水表在实际发应用中的功能改善,展望了远传水表的发展前景和发展趋势。
提出了针对汽车爪极发电机三维定子温度场有限元计算的新方法,有效处理了汽车爪极发电机定子铁心与气隙之间以及定子绕组端部与空气之间复杂的对流散热过程,妥善解决了汽车爪极
小学数学低年级的整理和复习课常常是让老师们头疼的一件事。由于学生的自主整理能力没有完全形成,导致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出现“以练代理”或者“以讲代思”的问题,学生缺乏整理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某些语言文学、文化现象及社会热点进行专题研究"。(闫方洁《技术理性、大众
为推动活性炭- 臭氧氧化法(AC-O3)在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工程化应用,采用连续运行的方式考察了其对印染废水生化出水的处理效能。结果表明,投加适量的AC 能提高反应器对O3 的利用率
初中化学实验构建了弹性的、充分考慮学困生特点的自主学习平台:如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家庭实验、课外实验及探究实验等,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易于学困生在众多的学习主题中选择与自己认知匹配的学习主题,寻找认知的兴奋点,增进了学困生与课程对话的时效性,促进学困生的自主学习。  一、利用趣味实验,创设学困生主动参与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注意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知识
精心设计初中历史教学的导入,一是运用恰当合适的图片进行导入,二是设计情景剧本,组织学生排练演出进行导入,三是利用故事导入,四是选择合适的音乐导入,五是巧妙地设计问题进
改革开放后的区域经济差异持续扩大是促动我国人口迁移空前活跃的主要因素,而日趋活跃的人口迁移亦对区域经济差异产生均衡作用。本文通过测算我国1985-2000年各省区在人口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