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隧道施工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1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1世纪地铁隧道建设的发展,信息化施工技术在盾构隧道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发相应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课题一盾构隧道施工数据库管理系统依托天津津滨轻轨(九号线)中山门西段工程天津站站~七经路站区间隧道工程编制而成,并正应用于该工程现场施工中。 在盾构隧道施工中,如何全面掌握施工资料并且对施工数据进行分析是施工人员极为重视的问题。本文课题首先建立工程信息数据库,开发合适的数据查询模块,方便查询工程信息;其次通过经验解析法实现对地面沉降预测;最后采用模糊控制原理达到对施工变形的控制。 本系统采用Delphi7编译环境,利用其强大的数据库开发能力编写而成,数据库类型选用Paradox数据库。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重整了盾构隧道施工数据库管理系统基本结构,将系统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数据库、风险管理、沉降预测和变形控制,并设计一种新的用户使用方式,使软件的操作更加便利。 2.扩充了地质信息查询模块。在该模块界面可以查询到地形地貌、地质特征、土性参数、隧道位置等,平面地形图可以放大、平移,并且在其上可以显示出钻孔位置和盾构位置。 3.开发了地表沉降预测模块。在该模块中,基于实测地表沉降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地层损失,将Peck法沉降理论推广,提出一种新方法来预测盾构附近测点未来的地表沉降,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行之有效。 4.扩充了变形控制模块。给出施工参数(土舱压力和注浆量)理论计算范围,便于比较模糊控制理论的结果。
其他文献
Recently, the construction scale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s extends continuously in China, and the construction speed is accelerated continuously. Bes
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是混凝土耐久性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混凝土工程设计的重要指标,尤其在严寒地区,冻害是混凝土结构非承载力破坏的主要原因。混凝土内部结构对其抗冻
在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隧道近距离穿越地面建构筑物的工程,当建构筑物对沉降要求比较严格而又不具备地面注浆加固建筑地基的条件时,通过隧道内壁后二次注浆控制建
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的复杂性导致了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不确定性。国内外关于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工程使用要求,但是并未能得到统一的看法,计算公式的精度有
该论文首先总结了预应力技术在国内外应用的现状。表明随着我国建筑材料的发展和大规模建设的需要,急需解决预应力技术转向生产力的问题。 然后,通过四根配置高强钢筋的无粘
我国桥梁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就的同时,桥梁事故频频发生,桥梁养护和维修越来越受到工程师和管理者的重视。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数量众多的既有桥梁,桥梁管理系统被认为是最佳手段
保障供水安全,是供水行业必须实现的基本目标,对于维护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城市供水安全是现代化城市安全和防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供水安全保障需要从供水
梁柱节点是框架结构设计的关键,在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梁柱节点以剪切变形为主,可能发生剪切破坏。因此,采取措施提高框架梁柱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和改善节点的抗震性能成为国内外学
双管自立式钢结构烟囱相对于传统工业烟囱最大的特点在于,在抵抗侧向荷载时可以利用钢排烟筒自身刚度,以充分发挥材料本身的强度。本文介绍了某发电厂高240米的双管自立式钢结
建筑锚栓在后锚固技术应用占居重要地位,由于其安装方便,价格低廉、受力明确而广受欢迎。然而建筑锚栓种类繁多,破坏模式复杂,失效概率较大,在其受力影响因素中基材性能无疑最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