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植物内蒙野丁香(Leptodermis ordosica H.C.Fu et E.W.Ma)组织培养的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maigans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野丁香(Leptodermis ordosica H.C.Fu et E.W.Ma)隶属于茜草科(Rubiaceae)野丁香属(Leptodermis Wall),早生矮小灌木,为内蒙古二级保护植物。其植株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并且具有药用价值。本文对内蒙野丁香离体系统做了初步研究,了解不同外植体、培养基等条件对内蒙野丁香组织培养的影响,筛选出了进行组织培养的最适外植体和最适培养基配方,基本弄清了其体细胞胚发生的途径,为进一步的基因工程改良、人工种子的开发利用等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同时建立了内蒙野丁香的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为扩大和保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生产次生代谢产物提供理论基础。 主要研究结果有四点:1.筛选出内蒙野丁香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外植体是叶片,对叶片进行消毒的最适方案是用70%酒精15s+0.1%HgCl<,2>消毒2min,有效材料获得率可达到90%以上。2.筛选出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培养基组合为:MS+2mg/L 6-BA+10mg/L IAA;最适继代培养基为:MS+2.0mg/L6-BA+5.0mg/L IAA;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4.0mg/L 6-BA+2.0mg/LIAA;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0.01mg/L NAA。3.通过组织细胞学方法研究内蒙野丁香体细胞胚的起源与发生部位,发现内蒙野丁香体细胞胚多为单细胞起源,愈伤组织表面发生,体细胞胚经过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胚而发育成再生植株。4.以选择黄绿色颗粒状的愈伤组织进行细胞悬浮培养为最佳,培养基选择MS+IAA 5.0mg/L/+6-BA 2.0mg/L。在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曲线呈近“S”型,对数生长期在接种后的9-15天。
其他文献
本文对松潘亚高山主要人工林群落种群结构、物种多样性、群落稳定性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亚高山植物群落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Simpson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乙烯是植物五大类内源激素之一,是促进植物衰老的主要物质,因此在植物抗衰老研究,特别是在延长鲜切花采后贮藏期和货架期方面日益成为研究热点。传统的保鲜方法多采用乙烯抑制剂
由木霉分泌的天冬氨酸蛋白酶在木霉的生物防治机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棘孢木霉ACCC30536中天冬氨酸蛋白酶的功能,以棘孢木霉ACCC30536转录组测序数据为基础,设计
森林生态系统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管理和维护森林生态功能是21世纪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抉择。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巨大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更是人
娱乐领域中新近出现的趋势,体现了技术驱动下消费者和内容进行互动的发展方向。娱乐内容,如游戏、音乐,介入营销越来越深,因为它们所能提供的愉悦感和深入程度,都使得娱乐内
2010年9月18日下午,由北京大学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简称北大华媒研究中心)主办的“北大新闻学茶座”第六次学术研讨活动在北大临湖轩东厅举行。本次茶座由北京大学新闻学研
通过灯下诱虫情况调查、毒源地分析、轨迹模拟、ArcGIS技术以及天气学背景分析,阐释了2009、2010年江西省上犹县发现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RBSDV)的供毒源地情况,以及白背飞
石英谐振式称重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式传感器。文中通过对该传感器研制和生产中的可靠性增长试验,找到了传感器的系统缺陷,并通过修正传感器的结构来消除这种传感器的系统缺
本文对黄土高原北部风沙区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在黄土高原北部风沙区影响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时空变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是由于土壤性质的改变,与
为了探讨低温在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én)种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本文以南京冬季的旬平均最低温为依据,设定出-6~2℃的低温,研究了用该低温处理3~4龄若虫不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