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印度洋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微塑料赋存特征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_FF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塑料作为一种的新型污染物,由于其稳定的化学性质和难以降解的特性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微塑料能够吸附环境中的污染物且易被生物体摄食,沿食物链传递进而造成严重的生态风险。我国对微塑料的研究相对较晚,对于开阔大洋中的微塑料赋存特征也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密度浮选分离和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鉴定等方法,调查了东印度洋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丰度、形状、颜色、粒径以及聚合物成分等赋存特征,同时探究了研究海域微塑料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阐明了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微塑料含量关系,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东印度洋表层海水中微塑料的丰度范围为20.97-241.7 particles/m3,平均丰度为120.6±69.47 particles/m3,处于全球海域范围的中等水平。微塑料的形状类型主要为碎片与薄膜,颜色以透明、黑色及白色为主,小粒径(<1000 μm)微塑料占较大比例(91%)。微塑料聚合物成分主要为聚酯纤维(24%)、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1%)、尼龙(14%)、人造丝(11%)和聚丙烯(6%)。(2)东印度洋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丰度范围为30.30-701.7 particles/kg,平均丰度为170.5±140.2particles/kg,在全球海域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微塑料形状以碎片与纤维为主,颜色以黑色和白色为主,小粒径(<1000 μm)微塑料占较大比例(85%)。微塑料聚合物成分主要为人造丝(61%)和聚酯纤维(26%)。(3)东印度洋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空间分布均呈现近岸高、大洋低的特征,且主要高值区出现在孟加拉湾和斯里兰卡沿岸海域,微塑料的空间分布主要与陆源输入相关。表层海水中微塑料含量在赤道东印度洋开阔海域相对较高,这可能是受东印度洋表面洋流的影响。不同粒级微塑料分布呈现较大的空间差异性,研究表明,小粒径微塑料更易随表面洋流传输,微塑料由陆地向开阔大洋传输和沉降过程中不断破碎变小。(4)以5 m代表表层海水深度,估算得出东印度洋表层海水中微塑料储量为2.23×1016 particles,体积大致相当于1.45×105 m3,重量约为1.74×105t,计算结果说明开阔大洋是微塑料的重要储库。在东印度洋沉积物中检测出较高浓度水平的微塑料,证明了深海沉积物是微塑料“汇”的观点。(5)表层海水与沉积物重合站位中的微塑料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沉积物中高密度(如人造丝、聚酯纤维等)与大粒径(1000-5000 μm)的微塑料颗粒大于其在表层海水中的比例,解释了垂向运输可能是其进入海底沉积物的重要传输路径。总体而言,本论文较系统地调查了东印度洋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微塑料分粒级丰度与空间分布等赋存特征,初步估算了研究海域表层海水中微塑料储量并探讨了微塑料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完善了东印度洋海水、沉积物微塑料的基础数据库,并为开阔大洋中微塑料“源”、“汇”格局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对教育公平的重视,特殊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视障教育也逐步被重视。信息碎片化时代的来临,也让视障教育逐渐融入到信息化教育潮流中来。而微课是将视障教育与网络教学条件进行结合的重要媒介。时代发展的潮流也在要求着视障教育教学的转变,将单调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融入更多的信息技术。将微课引入到视障教育的实践中,有利于特殊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世界,感受世界与知识的精彩,促进视障教育质量的提高。基于此,本
学位
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在学术界并不少见。顺应教育改革的潮流,结合具体的任教环境,本文将合作学习的研究范围确定为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高一历史课堂。本文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将合作学习深入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高一历史课堂,切实服务于课堂,助推教育改革。针对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高一历史课堂合作学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在统计和分析问卷的基础上,明确了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高一历史课
学位
伴随着新高考改革的逐渐展开,高中历史教学从形式到内容也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和结构进行了调整,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被放到了中心位置。高中历史新教材以纲要式和专题式相结合,更加注重宏观线索,继续贯彻文明史观、现代化视角和全球视野等范式。但高考命题权的下放,给了地方在教学和备考方面的诸多自由。很多之前不曾关注到的地方史资源进入到了广大历史教师的视线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于师生们习惯
学位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一个半封闭边缘海,也是我国深度最深、面积最大的边缘海。作为南海的西边界,南海西部受到边界流、河流冲淡水、涡旋和贯穿流等影响。氟氯烃(CFCs,Chlorofluorocarbons)和六氟化硫(SF6,Sulfur hexafluoride)作为海洋中保守性良好的瞬态示踪剂,可应用于南海西部上升流及其对区域人为碳水柱储量的示踪观测。本研究课题通过国家基金委南海西部共享航次(20
学位
造礁石珊瑚是一种与虫黄藻共生的珊瑚礁生物。一方面通过自养的内共生虫黄藻吸收无机氮,另一方面通过珊瑚宿主的异养摄食作用捕食颗粒氮。近年随着人为活动的增加,水体的营养盐浓度不断升高,同时颗粒物也随之增加,已经成为威胁珊瑚生存的重要问题之一。了解不同营养条件对珊瑚共生体自养和异养氮流动的影响,对于预测珊瑚未来的变化趋势至关重要。本文以中国海南三亚鹿回头的优势物种——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
学位
红条鞭腕虾(Lysmatavittata)隶属鞭腕虾属,其性腺为精卵巢,个体的精巢先发育成熟,在此后的卵巢发育过程中,精巢仍然保有雄性功能,性别模式为特殊的雄性先熟的真雌雄同体(protandric simultaneous hermaphroditism,PSH)。性腺抑制激素(gonad-inhibiting hormone,GIH)在甲壳动物的生殖过程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它不仅能抑制卵巢发育
学位
<正>日本北里大学医学院心脏病专家在美国心脏协会科技会议上发表的一样研究成果显示,人的跟腱厚度是冠心病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心脏恶性事件发作可能性的一个重要指标。跟腱是足跟与小腿之间一条粗大的肌腱,是人体中最长、最强建的肌腱。研究人员选取241名曾经接受过心脏支架手术或心脏搭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考察他们冠心病严重程度与其跟腱厚度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发现,与跟腱较薄的患者相比,跟腱厚度超过9毫米的患者,约
期刊
报纸
加快全球二氧化碳(CO2)减排步伐是新冠肺炎后疫情时期的重要任务。中国于2020年提出力争2030年前CO2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作为全球最大的CO2排放国,中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面临着巨大的减碳压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居民生活消费成为CO2排放的重点领域,推动低碳消费成为CO2减排重要路径。在此背景下,本文选题研究城乡居民生活消费CO2排放特征、影响因素及减排策略,
学位
航空发动机的气动稳定性是评估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温度畸变的产生将使得发动机稳定工作裕度降低,相比于压力畸变,温度畸变的研究相对滞后,而针对涡轴发动机温度畸变及其评定方法的研究则更少。因此,本文针对涡轴发动机的进气温度畸变现象,开展了涡轴发动机温度畸变的特点分析,研究了适用于涡轴发动机的温度畸变模拟方法,设计了带粒子分离器的温度畸变模拟缩比试验装置,初步阐述了温度畸变在粒子分离器内的演化特性。在此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