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小汽车进入家庭的速度越来越快。同时,小汽车的人均拥有量也在迅速膨胀。虽然在中国小汽车家庭化是本世纪才真正发展起来的,但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与之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显得有些措手不及。小汽车骤然涌入家庭、参与社会,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其中围绕私家车停放问题而引发的诸多矛盾,就表现得尤为突出。我国私家车数量的持续增长,使得人们对各类停车场地及停车设施的需求大量增加,而居住小区停车空间景观规划的相对滞后,则导致了停车空间建设满足不了小区住户需求,并且还与小区环境景观之间产生很多矛盾。当前,我国私家车保有量已突破4000万辆,全国停车位缺口平均在60%以上,居住小区停车空间不足的问题则更为严重。而我国在居住小区停车问题方面的研究重点是考虑数量上的需求,对于停车空间应该以积极的环境景观存在,而非仅仅满足于功能需求问题的关注则相对较少。现在好多居住小区的地面停车场地只是用一些白灰线画在水泥地面上,进行简单的停车位划分,当车离开后空空的停车位给人的感觉枯燥、单调;而地下车库内的停车环境则更为糟糕,让人感觉昏暗、阴森、压抑、不愿亲近。因此,如何规划便于驾车人行车的合理路线,根据驾车人的行车路线和活动范围提供相应的空间舒适度和环境视觉美感,便成为衡量现代住区的设计理念和划分档次的标准;同时,这也是作为环境景观设计者未雨绸缪,应该提前考虑的现实问题。既然小汽车进入家庭将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在今后也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那么怎样建设人车和谐共存的居住环境,如何使私家车停放空间对居住小区的环境景观起到积极作用,应是我们的先导性工作和当务之急。停车空间作为景观的规划设计,是我国城市居住小区建设的一个新兴的课题,把私家车对小区景观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使停车空间与小区的绿化空间相结合,成为居住小区的积极景观,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通过对居住小区停车问题的深入探讨,给我国将建居住小区停车空间景观带来一些前瞻性的建设性意见,是本文的意义所在。本论文源于对城市居住小区停车难现状的思考,以私家车对小区环境景观的影响为出发点,研究小区居民对环境景观的心理需求,分析居民对停车空间景观的要求与现实情况的矛盾,寻找停车空间与绿化景观相结合的最佳切合点,引入花园式停车空间和生态停车空间概念,结合实例探讨当前居住小区私家车停放空间与环境景观的互动关系问题。论文首先分析了推动我国小汽车发展的相关因素,概括了我国私家车发展和居住小区停车空间现状;回顾和总结了西方国家针对居住小区私家车问题的规划理论和实践,并借鉴国外小汽车发展道路的经验教训,在对国内一些重点城市居住区进行实地调研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找出我国城市居住小区停车空间景观建设的不足。最后,从景观艺术设计的角度探讨了解决居住小区停车空间的方法和对策。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居住小区停车设施的建设既要通过多种途径满足停车需求,又要满足居住小区环境景观对小区停车的要求,通过绿化、照明以及小品景观与停车空间相结合的方式,使停车场的景观环境融于小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环境系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