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药和血管抑制剂对白斑癌变的影响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lei27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探讨活血化瘀中药丹酚酸B和灯盏花素以及血管生成抑制剂反应停和大豆异黄酮对口腔癌化学预防作用,并评价其临床应用前景。 2.比较研究两类药物对金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血管生成的不同影响。 3.探讨并比较两类药物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 1.选用叙利亚金黄地鼠120只,随机分为七组。采用二甲基苯并蒽涂搽颊囊黏膜诱发金地鼠口腔癌,并分别用丹酚酸B、灯盏花素、反应停和大豆异黄酮药液灌胃干预癌变过程。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颊囊黏膜标本并用非参数检验进行比较。 2.分别通过F8-RA和α-SMA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药物对血管密度和血管周细胞的分布的影响。 3.运用鼠血管新生基因芯片,检测药物对血管生成过程中调控基因表达谱的影响,随后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部分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加以验证,以全面了解这两类药物影响癌变过程中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 1.丹酚酸B和反应停分别使DMBA诱导的金黄地鼠颊囊黏膜癌发生 率从42.1%(8/19)降低至5.6%(1/18)和5.9%(1/1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2.灯盏花素组和大豆异黄酮组的癌变率同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大豆异黄酮组并有三只动物颊囊发生纤维肉瘤。 3.丹酚酸B组和反应停组的鳞癌和中度以上异常增生上皮的血管密度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丹酚酸B组周细胞染色阳性的血管密度和百分比均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反应停组周细胞染色阳性的血管百分比高于阳性对照组,但二者的周细胞染色阳性血管密度间差异没有显著性。 4.在丹酚酸B组的异常增生上皮和癌组织中,HIF-1α、MMP9和VEGF的表达下调超过3倍,THSB和Timpl的表达上调2倍以上;而反应停组明显下调的基因则是VEGF-B、FGF6和TNFα,而TRAILPR/DR5的表达则上调2倍以上。 结论: 1.丹酚酸B和反应停均有确切的抗金地鼠颊囊黏膜癌的功效。 2.灯盏花素和大豆异黄酮对金地鼠颊囊黏膜癌变过程没有明确的抑制作用,后者还有促进黏膜下层的纤维组织发生肉瘤的可能。 3.丹酚酸B和反应停均能显著地抑制癌变过程中新生血管的形成。 4.促进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的血供和氧供,改善局部的缺氧状况,避免HIF-1α的激活,进而抑制VEGF等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是丹酚酸B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和防止癌变发生的作用机制之一。反应停通过抑制TNFα的产生、下调VEGF-B以及的促进细胞凋亡则可能是反应停抑制血管生成和阻止癌变的作用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应用丹参后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血清钙、锌的变化和丹参在正畸牙齿移动中对牙槽骨高度和密度的影响,探讨丹参影响正畸牙牙周组织改建与牙齿移动的机理。 方法:以64只
目的:比较玻璃珠灭菌器与超声波清洗机对口腔根管预备器械的清洁作用。 方法:选用临床上常用的根管预备器械,包括根管扩孔钻、K型锉、H型锉、ProTaper镍钛锉。将所有根管预备
目的:钛种植体由于其良好的生物匹配以及骨组织结构相似的机械性能,被广泛用于口腔临床种植。为提高钛种植体的骨整合质量与速度,适应口腔内复杂的受力环境,采用RGD对钛表面进行
目的:评价颗粒大小介于200-400微米的生物活性玻璃用于牙周病患者牙槽骨缺损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包括13位无全身系统疾病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其中男性8名女性5
目的:超声龈下刮治是牙周基础治疗的常规治疗方法,本研究用消炎痛及甲硝唑药物水溶液代替超声龈下刮治时通常所用的蒸馏水或过滤自来水,以延长局部给药时间和给药范围、深度
目的:语音评价是分析腭裂患者发音不清的原因、选择语音治疗方法时重要的一环。目前评价腭裂语音的方法有很多,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寻找简单而有效的语音评价手段一直是国内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