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氮杂环和氮杂环羧酸类超分子材料的合成、性能及理论计算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hao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分子材料是基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行自组装成复杂的、有序的聚集体,而配位化合物超分子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晶体材料,它具有常规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配合物的结构决定其性能,设计合成拥有特殊结构和预期性能的功能性配合物一直是科研人员极为焦距的研究方向。之所以含氮杂环和含氮杂环羧酸这类的有机配体一直是化学、材料学等学科中研究的热点,是因为这类有机配体的种类繁多,氮/氧原子的配位能力强,配位模式多样化,可以与多种金属原子或离子进行定向设计出独特结构的配位化合物材料,并且多氮类的有机配体本身就自带多种性能,金属配合物更有利于在光学、磁学、半导体材料等方面进行研究应用。基于上述考虑,本论文设计了氮杂环类及氮杂环羧酸类的有机配体采用水热溶剂法和扩散法合成得到一系列的金属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X-单晶衍射、元素分析、质谱、核磁等方法确定其结构,通过固态荧光光谱、固态紫外漫反射光谱、热重及差热分析、磁化率等方面研究了其光学、磁学、吸附、半导体材料等物理性能,并通过时间密度泛函理论计算(TDDFT)研究了其电荷转移及能量传递的相关机理,以期待获得性能优良的超分子材料。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3-羟基-2-甲基喹啉-4-羧酸(HMCA)为主要配位,利用不同的稀土金属与过渡金属配位方式,合成出了一系列的新型金属-喹啉羧酸[PrCl(H2O)3(L)(HL)]nnCl(1)、[Zn(CH3OH)4(L)2](2)、[Ni(L)2(EtOH)2(MeOH)2](3)、[Cu(L)(Phen)(H2O)](CH3OH)(4)(HL=3-羟基-2-甲基喹啉-4-羧酸和Phen=1,10-邻菲啰啉)超分子化合物。晶体结构表明:化合物(1)为单斜P2(1)空间群2-D维链结构;化合物(2)为三斜P1空间群0-D结构;配合物(3)为三斜P-1空间群1-D结构;配合物(4)为单斜P2(1)/c空间群0-D结构。光致发光表明:化合物(1)4分别为潜在的红光,蓝光,绿光,及蓝紫色光致发射材料。固态漫反射光谱表明配合物(1)4分别具有2.75eV,1.73eV,2.25eV,1.91eV的宽光学带隙,四种超分子化合物都是良好的宽光学带隙半导体材料的候选物。TDDFT计算研究表明了(2)4的电荷转移分别为LMCT,LLCT,LLCT。(2)利用异烟酸、HgCl2、稀土(EuCl3·6H2O和TbCl3·6H2O)通过水热法得到两种新型稀土汞[Ln(IA)3(H2O)2]n(Hg3Cl9)n·4nH2O(Ln=Eu(5)和Tb(6);IA=异烟酸)超分子化合物。晶体结构表明:两者化合物均为三斜Pī空间群3-D维链结构;固态漫反射光谱表明:化合物(5)(6)分别具有2.81eV,3.47eV的宽光学带隙,两者均是良好的宽光学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候选物;光致发光光谱表明:(5)(6)分别为潜在的红光、绿光光致发射材料,通过能量转移机理进一步说明其发光特性。(3)利用12族/15族金属和2,2’-联吡啶、4,4’-联吡啶的体系通过原位反应得到了三种新型的原位反应[(N,N’-dimethyl-2,2’-bipy)2(Bi2Cl10)·2H2O(7),α-CuCl4(N,N’-dimethyl-2,2’-H2bipy)(8),β-CuCl4(N,N’-dimethyl-2,2’-H2bipy)(9)超分子。晶体结构表明:化合物(7)9分别为单斜P21/n空间群3-D维链结构;单斜C2/c空间群2-D维链结构;正交Fdd2空间群3-D维链结构。光致发光光谱表明:(7)9为潜在的绿光光致发光材料。TDDFT计算研究表明了(7)9的电荷转移均为LLCT。(4)利用TCPP(四-(4羧基苯基)卟啉)、T(4’-OMePh)P(四-(4-甲氧基苯基)卟啉)、TPPS(四-(4-磺基苯基)卟啉)和稀土元素得到了一系列镧系卟啉[LnIII(TPPSIV)]n?nH5O2(Ln=La(10),Sm(11),Eu(12);TPPS=tetra(4-sulfonatophenyl)porphyrin)超分子,利用溶剂热技术和5,10,15,20-4-(4-(三唑-1-基)苯基)的溶剂热技术设计并合成了新的含IIB的金属锌卟啉超分子[Zn2Cl4(5,10,15,20-tetra-(4-(triazol-1-yl)phenyl)porphyridine)]nnCl·nH3O·7nH2O(13)。晶体结构表明:化合物(10)12均为四方P4/mcc空间群3-D维链结构;配合物(13)为正交Pmmn空间群1-D维链结构。CO2的吸附能力表明配合物(10)12分别为0.9 mmol/g,1.2 mmol/g,1.9mmol/g,均为良好的CO2的吸附性能。磁学性能研究表明:化合物(10)12分别为良好的潜在铁磁性,反铁磁性材料,顺铁磁性材料。固态漫反射光谱表明化合物(13)的光学带隙为1.60eV,具有良好的潜在半导体材料。光致发光性能研究表明化合物(13)为潜在的绿色光致发光材料,TDDFT计算研究表明了化合物(13)的光致发光是归因于π-π*电荷的转移。(5)利用2,2’-biim、4,4’-bipy、2,2’-bi-1H-imidazole、4-吡啶-3-苯甲酸配体与IIB金属得到三种超分子[Zn3(2,2’-bi-1H-imidazole)2(1H-biimidazole)2(SO42]n(14)、{[Cd(2,2’-biim)(4,4’-bipy)(H2O)(ClO4)](ClO4)}n(15)、[CdCl2(C13H12NO2)]n(16)(C13H12NO2=N-methyl-4-pyrid-3-ylbenzoic acid)。晶体结构表明:化合物(14)16分别为单斜C2/c空间群3-D维链结构;正交Pna21空间群3-D维链结构;单斜P21/c空间群1-D维链结构。光致发光性能光谱研究表明:化合物配合物(14)16分别具有潜在的蓝色光致发光;绿色光致发光材料;蓝色光致发光材料。TDDFT计算研究表明:化合物(14)16的发光本质均为LLCT。固态漫反射光谱研究表明:化合物(14)(15)的光学带隙分别为2.08eV,3.25eV,均为高效的光学带隙半导体的候选材料。(6)利用吡嗪/氰吡啶作为N-供体配体之一与IIB族光致发光金属的Gd(II)和磁性活性金属中心Fe(III)原子得到两种新型二维层状结构的光致发光超分子[CdBr2(C4H4N2)]n(17)、(C6H5N2)(FeBr4)(18)。晶体结构表明:化合物(17)为正交C222空间群2-D维链结构;化合物(18)为三斜Pī空间群3-D维链结构。光致发光光谱研究表明:化合物(17)为潜在的绿光发射光谱材料;化合物(18)为潜在的紫光发射光谱材料。通过TDDFT的计算进行一步揭示配合物的发光机理,化合物(17)的电荷转移归因于MLCT和LLCT共同作用;化合物(18)的电荷转移归因于LMCT。
其他文献
水利信息化是水利行业发展的趋势,21世纪以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将信息化与水利行业融合的需求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高新的信息化技术逐渐在水利行业渗透,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水利建设与管理信息系统等一大批国家级的水利信息化系统不断涌现,使得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向健康、可持续化、现代化方向发展。西江干流是广西防洪的重点关注对象,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完善了西江干流防洪体系
<正>术中压疮是在手术后几小时至手术后6 d内发生的压疮,其中以术后13 d最多见[1]。多属于医院获得性压疮(HAPU),即患者入院24 h后新发生的压疮。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是评价手术
商品房消费信贷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一种消费方式,商品房消费信贷中的购房合同和担保贷款合同构成关联合同,该关联关系是抗辩权得以延伸适用的前提。抗辩权延伸对
驾驶作业涉及人-汽车-环境,是较复杂的半自动化人机系统,驾驶作业疲劳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对其评价存在不确定性.建立一种多因素多等级的评价模型,对驾驶作业疲劳程度进行总
强降雨是影响尾矿坝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尾矿堆积坝在建造的过程中随着选矿工艺的改变堆坝尾砂的粒径分布也随之变化。为了研究不同组构尾矿堆积坝在强降雨条件下的稳定
大樱桃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加之其管理用工少,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近年来广大农民发展大樱桃的积极性很高,笔者多年在鲁南从事大樱桃生产发现,在大樱桃整形修剪中存在一些问
本文通过介绍开放型基金以及开放型基金的投资方式、投资策略、适用人群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基金公司,来使读者了解开放式基金的相关内容,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选择。
新媒体时代,如何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是当前的重要课题。文章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新媒体运用结合起来,探寻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
目的通过比较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处理对原代软骨细胞与SW1353软骨肉瘤细胞系增殖活力、炎症因子与炎症通路表达水平变化的影响,为骨关节炎体外研究用细
机翼作为飞机的关键部件,增升减阻事关机翼设计及其优化的成败。机翼增升减阻亟待攻克两大技术难关:一是解决低速时流动分离、高速时产生激波导致升/阻特性恶化的问题,二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