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然而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培训模式忽视培训过程中政府、培训机构、教师等相关利益者的整体利益最大化问题。从利益相关者理论来审视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模式,当前的培训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不能实现在职培训活动中所有直接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最大化,从而损害间接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培训效果自然与培训目标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在利益相关者理论框架中,回顾了我国建国以来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模式的演变,分析和借鉴了美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培训模式和日本的“授业研究”培训模式,最后提出了构建基于利于相关者理论的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模式。具体说来,全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引言。主要阐明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基本概念界定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第二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在分析该理论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中的基础上,构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模式的历史考察。指出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模式应逐步实现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最大化。
第四章,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模式的国际比较。通过对美国和日本陪训模式的比较分析,寻找完善我国教师教育机构与中小学之间的合作共生关系的若干途径。
第五章,构建我国中小学教师利益相关者的在职培训模式。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具体提出了三种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