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MT和ERCC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nley_lipp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SP法检测脑胶质瘤中MGMT和ERCC1的表达,探讨二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⑴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共42例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脑胶质瘤(WHO分级Ⅱ、Ⅲ、Ⅳ级)的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行同步放化疗。⑵制作实验标本,采用SP法对脑胶质瘤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⑶实验结果分析:全部标本经免疫组化染色后请病理科专家采用双盲法阅片复诊,染色结果按照Krajewska法进行半定量分析。⑷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分析脑胶质瘤患者MGMT和ERCC1表达的差异对预后的影响。结果:⑴MGMT、ERCC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42例胶质瘤标本中,(1)MGMT的总阳性表达率38.1%,脑胶质瘤WHOⅡ、Ⅲ、Ⅳ级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5%、30%、42.9%,不同级别胶质瘤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ERCC1的总阳性表达率61.9%,WHOⅡ级、Ⅲ级、Ⅳ级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50%、71.4%,不同级别胶质瘤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脑胶质瘤中,MGMT和ERCC1的表达无相关性(r=0.222,P>0.05)。⑵MGMT、ERCC1与不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脑胶质瘤中MGMT和ERCC1的表达与不同性别、年龄、民族、肿瘤大小及KPS评分无相关性(P>0.05)。⑶MGMT和ERCC1的表达与预后无相关性。⑷WHO分级、年龄、KPS评分是影响脑胶质瘤总生存的预后因素。即年龄越大(≥40岁),WHO级别越高(其中WHOⅣ级预后最差),KPS评分越低(≤70分),预后越差。结论:⑴MGMT、ERCC1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无关。两者表达无相关性。⑵WHO分级(WHOⅣ级)、年龄(≥40岁)、KPS评分(≤70分)是影响脑胶质瘤总生存的不良预后因素。
其他文献
<正>议程设置理论是大众传播学的经典理论之一,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后,在本土又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尽管议程设置效果只是作用于公众的认知层面,而针对态度层面的劝服性研究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读一读《荷兰的综合交通运输》,也许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借鉴。
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必然向社会养老方式转换。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应从精准居家养老开始,再引导社区养老发展,逐渐形成精准居家养老为主导、社区养老为支持、
目的:利用新型凋亡示踪剂2-(5-氟-2-戊基)-2-甲基丙二酸(18F-ML-10)行PET-CT凋亡显像,对比颅内肿瘤患者经Cyberknife (CK)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前及治疗后早期肿瘤细胞凋亡变化情
<正>研究目的:运动员心理咨询在我国尚属发展阶段,为了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在竞技运动中作用,为我国竞技运动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对运动员心理咨询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则有重
会议
针对某缺水地区的磁化焙烧菱铁矿开展了一段干选与两段湿选联合工艺和两段干选与两段湿选联合工艺研究。结果表明:一段干选尾矿抛除率达到11.53%,精矿铁品位达到55.74%;两段
目的通过对五种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肝癌、胃癌、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淋巴瘤)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粒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而后进行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在实验中比对各种化学治
目前宁夏地区电网系统中,110kV变电站大多为手拉手环网式接线方式,但采用开环运行方式。对站内配置的母联及进线的常规备自投装置只能在开环点处实现备自投功能,当电源线路发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分析广西不同产地石韦药材绿原酸含量的差异,为广西石韦药材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测定广西不同产地石韦药材绿
《玉篇》是我国第一部楷书字典,现存原本《玉篇》残卷和宋本《玉篇》。2000年至2016年,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玉篇》取得的成果包括原本《玉篇》残卷和宋本《玉篇》的语音、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