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直接利益冲突是当前国内社会大转型时期所突显的主要社会冲突类型之一,它在演化升级过程中所产生的破坏性后果阻碍了社会的正常运行,而传统的处置方式难以应对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等特征的非直接利益冲突事件。因此,深入探讨非直接利益冲突演化升级过程的一般规律,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不仅有助于有效化解矛盾冲突,并且对于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关于冲突演化阶段的划分经验,结合国内近十年的部分非直接利益冲突典型案例实情,将人群集聚规模、群体行为手段、群体行为目标作为划分非直接利益冲突事件演化升级阶段的主要依据,并据此可以将其演化升级过程划分为潜伏阶段、孕育阶段、爆发升级阶段(包括非暴力使用阶段和暴力使用阶段两个子阶段)、平息阶段以及事后阶段。在此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收集所筛选的多个非直接利益冲突典型案例相关信息,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对这些非直接利益冲突事件演化升级过程进行描述分析;然后,借助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究了其演化升级的核心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所有的非直接利益冲突演化升级过程都具有某些共同的规律可循,但在爆发升级阶段又存在着一定差异,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演化升级路径。此外,我们还发现诱因事件、政府的应对行为、信息三个外部因素和冲突群体、群体心理、社会认知三个内部因素是非直接利益冲突演化升级的关键影响因素;其中,诱因事件具有明显区别于普通冲突事件的特征,而这些特点则是引起非直接利益相关者围观,扩大事件规模的重要因素;政府的应对行为和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事件升级;冲突群体是事件复杂化和扩大化的重要条件,参与者的社会认知作为连接内外因的中介桥梁是个体行为产生的依据,而群体心理的作用下的行为模仿则导致了群体行为的发生。最后,在前述研究基础上借助社会冲突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群体心理理论等理论工具探究了非直接利益冲突演化升级的动力机制,力图对其如何从一个较小的冲突事件迅速演化升级至极具破坏性的大规模冲突事件做出合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