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感染对IGF2基因甲基化和印迹表达影响的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明确EBV感染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IGF2)编码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印迹状态及表达的影响,探讨IGF2基因与EBVa G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亚硫酸氢盐基因组测序法(Bisufite genomic sequencing,BGS)检测EBV阳性和阴性细胞系以及EBV相关胃癌(EBV-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EBVa GC)和EBV阴性胃癌(EBV-negatived gastric carcinoma,EBVn GC)组织中IGF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分析检测EBVa GC和EBVn GC及癌旁组织标本中IGF2基因印迹状态。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real time q PCR)检测EBVa GC和EBVn GC组织中IGF2 m RNA的转录表达;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BVa GC,EBVn GC及癌旁组织中IGF2蛋白表达。结果:(1)BGS结果显示EBV阳性和阴性细胞系中IGF2基因均为高甲基化;EBVa GC组织平均甲基化率为38.17%,EBVn GC组织平均甲基化率为23.06%,统计分析显示EBVa GC组织中IGF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明显高于EBVn GC组织(P<0.05)。(2)EBVa GC组织中IGF2印迹缺失率为61.3%(61.3%,19/31);EBVn GC组织中IGF2印迹缺失率为33.3%(33.3%,15/45)。EBVa GC组织中IGF2印迹缺失率高于EBVn GC组织,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χ2=5.803,P<0.05);(3)EBVa GC和EBVn GC组织中IGF2 m RNA转录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4)IGF2蛋白表达在EBVa GC和EBVn GC组织中无显著差异(P>0.05);胃癌组织中IGF2蛋白明显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1)EBV感染可诱发IGF2基因启动子的高甲基化和IGF2基因印迹丢失。(2)未观察到EBV感染、IGF2基因甲基化和印迹状态对IGF2转录和表达的影响,表明IGF2表达的调控机制较为复杂,可能有多种因素的共同调节。(3)胃癌组织中IGF2蛋白的高表达表明其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
其他文献
吐哈盆地连木沁油田白垩系油藏断裂系统复杂,属于块状边底水油藏。在该区块的地质模型建立过程中,采用了目前较为先进的Petrel软件,充分利用钻井、地震、测井、地层对比等信
目的:探讨多西环素(Doxycycline,DC)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及其干细胞样细胞(SKOV3/CSC)的体外影响,并初步探索其抑瘤机制。方法:1体外培养亲本细胞SKOV3(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
<正>第十一届"高校对外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定于2013年7月3日至7月5日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召开。届时英国、中国及世界各地知名学者、专家、语言教师将广泛深入探讨对外汉语教学
会议
背景与目的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约30%-40%的患者经肿瘤细胞减灭术及多疗程化疗后仍有残留肿瘤灶或肿瘤进展,且在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中,仍有半数以
提倡大学生阅读经典,多读经典,对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十分重要。阅读经典,旨在吸取经典精神文化的滋养。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尚须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首先要学会选择经典;其次
目的分析BI-RADS标准化超声征象能否用于预测乳腺浸润性癌,非特殊型病理分级,探讨超声弹性图像面积比在乳腺浸润性癌,非特殊型不同病理分级之间差异。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
目的探讨新生儿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MMA)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基因检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新生儿MMA患者临床资料,及其中27例患儿的基因检测结果
马思聪是我国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家 ,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小提琴独奏作品在音乐语言陈述结构上有着多样性特点 :以乐段为中心的基础结构和以多
<正>日前,一款新型PP材料开发成功,据了解,这款PP材料是专为零部件的减重而设计的。西班牙石油和化工巨头雷普索尔宣布已成功开发出一款适合汽车轻量化应用的新型PP材料,此次
期刊
<正>咳嗽性晕厥综合症是指连续剧烈咳嗽而引起短暂一过性意识丧失,能迅速自行恢复而不留任何后遗症。发病机制一般认为是剧烈咳嗽导致胸腔压力增加,妨碍静脉回流,使心输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