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T2A受体T102C基因多态性与农村自杀未遂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b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自杀未遂是指采取了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但该行为没有直接导致死亡的结局,每年大概有10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行为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低5-HT功能与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相关,5-HT2A受体T102C基因多态性与酗酒行为、物质依赖等有关,目前国内外关于T102C基因多态性与自杀未遂之间的关系尚无统一的定论,争论颇多。因此本研究选择5-HT2A受体T102C,进一步探索T102C基因多态性与自杀未遂之间的关系。自杀未遂者在自杀行为随后的几年再次自杀的危险性较高。曾经的自杀未遂史是自杀行为再次发生的可靠预测指标之一,了解随访期间不同基因型自杀未遂组及正常对照组心理状况的改变,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研究目的(1)探索农村自杀未遂人群的行为特征。(2)比较自杀未遂者与正常对照者中5-HT2A受体T102C不同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3)明确农村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为自杀行为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4)对研究样本进行随访调查,比较一年后不同基因型自杀未遂者及正常对照组心理状况的不同,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在山东省疾病监测点上选取邹城、滕州、利津、莒南、宁阳和蓬莱6个县(市)作为调查点。采用序贯抽样的方法收集发生在2009年10月1日~2011年3月31日期间的自杀未遂者作为病例组,考虑到对照组在生活环境上的可比性,随机选取同性别、同年龄(±3岁)、同地区且无自杀未遂史的居民作为对照组。2.内容与调查工具本研究采用面对面访谈目标人收集资料,并且分2个阶段进行,包括初访调查和随访调查。采用Beck自杀意图量表(Suicide Intent Scale, SIS)、自尊感量表(Self-esteem Scale, SES)、特质焦虑量表(Trait Anxiety Inventory, STAI)、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CES-D)、生活事件量表(Interview for Recent Life Events, IRLE)、生活满意度量表(Life Satisfaction Index A, LSIA).绝望量表(Beck Hopelessness Scales, BHS)、冲动量表(Dickman Impulsivity Inventory, DII)、社会支持量表(Duke Social Support Index, DSSI)、简易应对技能量表(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和DSM-IV轴Ⅰ临床定式检查诊断量表研究版(Structural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IV Axis I Disorder,2001, Research Version)。3.实验方法采取研究对象静脉血1ml,用于DNA提取。采用PCR-LDR法分析5-HT2A受体T102C的基因型。4.统计分析方法数据库整理完毕后,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或t检验;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比较采用X2检验。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分类树分析方法对农村自杀未遂高危人群特征进行探索。主要结果1.自杀未遂者的行为特征根据5-HT2A受体基因多态性的测定,有结果的自杀未遂病例与对照人群各366例,自杀未遂组中男性116例(31.7%),女性250例(68.3%),男女自杀未遂者比例为1:2.2。自杀未遂组平均年龄为43.87±13.23岁。自杀未遂主要发生于春季(27.5%),夏季(32.1%)和秋季(26.1%)。自杀未遂者SIS量表总分平均为(2.83±2.37)分,自杀意图较低,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64,P=0.119)。所有自杀未遂者中,有307(83.9%)例自杀未遂者服用农药自杀,59(16.1%)例选择其他方式自杀,服农药自杀组中已婚者的比例高于其他方式自杀未遂组,患有躯体疾病者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方式的自杀未遂者(P<0.05)。服农药自杀未遂者绝望感、抑郁感、焦虑感、自尊评分明显低于其他方式者(P<0.05),而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评分高于其他方式的自杀未遂者。自杀未遂组有123例(33.6%)被诊断为至少患有一种精神疾病,其中有33例至少患有两种精神疾病。常见的病种包括重症抑郁障碍(56.1%)、酒精滥用(22.8%)、未特定的精神病性障碍(7.3%)。所有精神疾病患者中仅30例(24.4%)曾经求助过精神疾病诊治机构。与无精神障碍组比较,有精神障碍组多经济状况差,经历较多负性生活事件。有精神障碍自杀未遂者焦虑感、绝望感、抑郁感评分较高,而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自尊感评分低(P<0.001)。2.5-HT2A受体T102C基因多态性与自杀未遂的关系T102C三种基因型在自杀未遂人群中的分布为:CT型占44.0%,CC型占27.6%,TT型占28.4%;在对照人群中的分布为:CT型占49.4%,CC型占24.6%,TT型占26.0%。两组总的基因型频率间无显著性差别。自杀未遂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49.6%)略高于正常对照组(49.3%),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的亚群间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将自杀未遂者按照不同自杀方式、是否患有重性抑郁、是否患有酒精滥用分别分组,并未发现T102C基因多态性与自杀方式、精神疾病、社会心理状况的关系。3.自杀未遂高危特征群高的教育程度、社会支持是自杀未遂的保护因素,而绝望感、负性生活事件是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经CART分析发现,有3个高危特征群:(1)抑郁+绝望;(2)抑郁+无绝望;(3)无抑郁+有负性生活事件+生活满意度低。4.不同基因型研究对象的随访调查3种不同基因型的自杀未遂者在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焦虑感、抑郁感、绝望感与自尊评分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和初访比较,自杀未遂组的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评分在随访中有显著地提高,而焦虑感、绝望感、抑郁感、自尊评分有明显的降低(P<0.001),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的比例明显降低;在随访期间,自杀未遂者在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方面低于正常对照人群,在焦虑感、抑郁感、绝望感与自尊评分方面高于正常对照人群,并且仍存在较多的负性生活事件。结论(1)山东省农村自杀未遂集中在夏、春季节,在自己家中,多服用农药自杀,自杀意图较低。(2)自杀未遂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不支持5-HT2A受体T102C多态性与自杀行为存在关联。并未发现T102C基因多态性与自杀方式、精神疾病、社会心理状况的关系。(3)高的教育程度、社会支持是自杀未遂的保护因素,而绝望感、负性生活事件是山东省农村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自杀未遂的高危特征群主要为:(1)抑郁+绝望;(2)抑郁+无绝望;(3)无抑郁+有负性生活事件+生活满意度低。(4)随访期间,3种不同基因型的自杀未遂者在心理状况评分间无统计学差异。(5)自杀未遂者在随访期间,虽然生活的状态有了较大的改观,仍和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是一个独特的人群,再次发现自杀的风险较大。
其他文献
经济全球化以及金融全球化和传媒全球化等 ,不会导致“文化全球化” ,恰恰相反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生存的方式 ,是一种价值体系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将进一步形成各民族文化的多
在当代电影中,合理的色彩结构设计不仅可以叙述事物、交代环境、增强视觉形象,而且其运用的最高境界是电影内容的象征性。运用色调、局部色相和黑白、彩色交替出现这些手段可
利用荧光技术研究了抗癌药物反白藜芦醇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证实,反白藜芦醇对牛血清白蛋白有很强的荧光猝灭作用,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计算了反白藜芦醇与牛血清白蛋
<正> 枣庄日报开展新闻扶贫活动已有近十年的时间。当初全市五区一市、近百个乡镇、几百个大中型企业,新闻报道极不平衡:有些地区和单位新闻报道十分活跃,有的地方和单位新闻
简要阐述加筋土技术机理,结合工程例子介绍加筋土边坡在工程解决地形边界受限及地基承载力较差条件下的应用。
论文采用我国1978-2016年教育投入、劳动力质量和经济增长的年度数据,基于STR模型实证研究了教育投入和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投入的
建筑防火设计审核人员在行政审批过程中,由于主观和客观多方面的因素,往往容易造成执法不规范、不廉洁等问题。因此,消防部门必须加强建筑消防设计审核工作。本文针对建筑防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5部门日前出台的《关于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的意见》提出,2019年至2020年在北京等10个城市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并鼓励非试点省份和城市进行试点。近日,北京
报纸
水文资料在地方水利建设、防洪减灾、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许多地区缺少长时间序列水文资料,因此在涉水工程研究中,往往需要对水文序列进行模拟和延长,周期识
流式细胞仪是一项集激光技术、电子物理技术、光电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细胞荧光化学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为一体的新型高科技仪器[1].概括来讲,流式细胞术就是对于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