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稀土离子掺杂的尖晶石型LiMn2O4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的表征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inem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取代能源成为电能装置已不再是想象,如今研究者们已经将其变成日常生活中比不可缺交通工具。锂离子电池具有电压高、比能量高、无记忆效应、无环境污染等特点,已经成为21世纪电池的主体。作为最有发展前途的第二代正极材料--锂锰氧化物,具有安全性好、耐过充性好、工作电压高,原料锰的资源非常丰富、无毒及价廉等优点,将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对象。但是存在容量衰减较快是阻碍锂锰氧化物商品化的主要障碍,目前解决容量衰减快的主要方法就是掺杂与包覆。已经研究过的掺杂阳离子主要包括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但有关掺杂稀土离子的报道不多,尤其对稀土—非稀土元素以及双稀土阳离子的掺杂研究尚未见报道。另外,稀土离子无毒且在我国资源丰富,应用在电池材料中既可充分发挥稀土特有的性能优势,又可发挥我国的稀土资源优势。本论文综述了当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系统研究了稀土单掺杂,稀土-非稀土离子共掺杂及稀土—稀土离子双掺杂和包覆Ag对LiMn2O4正极材料的改性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探索了掺杂元素的浓度范围,离子半径及稀土离子氧化态对电化学性能影响的规律。试图为稳定正极材料LiMnnO4,寻求新的掺杂元素,扩大稀土的应用,探索新的途径。 本实验主要工作如下: 1.采用液相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稀土离子掺杂的样品。探索了掺杂不同稀土离子的半径以及样品的合成温度、样品粒度和煅烧的时间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Sc3+掺杂的样品Li1.05Sc0.01Mn1.99O4在750℃下煅烧24h的最佳实验条件下表现出最高的放电容量122.7mAh/g,30次循环后,仍保持在101.2 mAh/g。半径较大的轻、重、中三种不同的稀土离子Y3+(0.09nm),La3+(0.1032nm)和Gd3+(0.0938nm)掺杂的样品Li1.05RE0.01Mn1.99O4,电化学性能依次降低。证明了离子半径最小且结合能较大的Sc3+的引入使尖晶石骨架更加稳定,达到了改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的最佳效果。 2.系统研究了由过渡金属Cr3+离子与不同的稀土离子如Sc3+,Ce3+,Pr3+,Tb3+等双掺杂共取代的尖晶石Li1.05RExCryMn2-x-yO4以及不同掺杂量的Li1.05ScxCryMn2-x-yP4(0.01≤x≤0.05,0≤y≤0.1)等样品的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研
其他文献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它们的分子结构中均含有β-内酰胺环,是临床使用最普遍的药物,如果合理使用可降低耐药菌的增长率,有效控制感染.
期刊
热带雨林地区,植被茂盛,雨量充沛,地形复杂。在这样的地区从事地形测量存在很大的困难,如何能有效的提高在热带雨林地带从事地形测量效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并分析机载激光雷达的作业原理、数据处理原理及优势,说明传统作业方式的缺点及分析机载激光雷达在热带雨林地带从事地形测量的可行性。
与投资者保护最为密切的法律包括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等。我国现行的这几部法律在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各法存在的若干立法缺陷以及相互之间的立法冲突影
创新驱动发展是促进资源使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要保障。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背景,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指导方向,并对自然资源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现行发包承包过程中存在的合同关系复杂、设计施工分离、变更多、造价和工期难以控制等问题,提出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推行工程总承包发包承包模式,并给出具体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推进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基于突发性,破坏性,紧迫性和不确定性特质的突发事件爆发日趋频繁,由于大部分事件均存在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破坏性,为
不锈钢活动导叶常由于裂纹、疏松、变形等问题进行返修,由于导叶结构、材料、质量要求等因素,造成该类铸件修复时间长、成本高。文章针对不锈铜活动导叶最难修复的三类缺陷探讨
20世纪90年代既是中国儿童电影艺术生产充满机遇的十年,又是其面临严峻挑战的十年。儿童电影面临市场经济的转型、媒介环境的变化、儿童文学观念的变化以及创作生产、传播方
膝关节瘢痕粘连是膝关节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会导致膝关节屈伸受限、关节僵硬,严重影响手术效果。近年来发现,丝裂霉素C和几丁糖在防治术后瘢痕粘连方面有着较好的临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