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闽东梧凤楼钨多金属矿区是资源危机矿山,但是矿区处北东向闽东成矿带与北西向上饶-浦城-宁德成矿带交汇处,找矿潜力大。本次工作在收集区域地质研究与找矿资料,并构建梧凤楼矿区多元地学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矿床地质调查,补充物化探测量进行深部找矿。本次工作取得梧凤楼矿区多元地学信息数据库建设和矿区找矿预测两方面的成果: 1.构建梧凤楼矿区多元地学信息数据库(简称本数据库)基本框架实现资料储存和管理功能。 本数据库是基于MicrosoftVisual Basic6.0和Access,针对矿山GIS数据特性建立的可视化数据库。以DAO(Data Access Objects)作为管理模式,管理矿区本地数据。实现对矿区多元地学信息及其文本图件的可视化操作,借助Mapgis,ArcGIS等软件对矿区内矢量图件进行分析与管理。本数据库由区域地质研究与勘查模块、矿区地质与探采工程模块、专项研究模块、找矿预测模块组成,将矿区探矿和采矿过程中所积累的各种原始地学信息数据成果及其图纸矢量化,按照上述模块分类录入,构建具有继承性和互动性的多元地学信息数据库。数据库各模块内的多元地学信息数据可动态化管理,数据库的应用便于技术资料及时归档,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由于技术人员流动或者地质资料提交不当而造成的勘查与地质研究资料丢失;数据库的应用便于提高历史积累的地质勘查资料的二次开发,减少重复工作量,提高探矿经济效率。基于数据库,矿区技术管理者可用其审核检查技术资料和开展综合地质研究。 2.本次研究完成的“多元地学信息钻孔地质编录系统”(数据库子系统之一,简称钻孔编录系统)是基于MapgisSDK开发环境和MicrosoftVisual C++开发工具对Mapgis进行二次开发的软件。 本钻孔编录系统由钻孔空间位置与综合地质数据模块,钻孔原始影像数据模块,钻孔地质物探化探数据模块,钻孔综合研究数据模块组成。本钻孔编录系统能系统客观地记录钻探信息,便于技术管理部门检查核对,避免传统钻孔编录地质信息单薄和由于钻孔编录人员的失误造成地质信息丢失和失真的缺陷;减轻由于岩芯丢失造成的地学信息损失;本钻孔编录系统不仅输出规范的钻孔原始地质编录图,而且能输出内容全面的钻孔多元地学信息柱状图(A0规格图)。 3.梧凤楼矿区所在区域花岗岩质岩浆活动时间集中燕山期(花岗斑岩体成岩年龄为76-120Ma,花岗岩质火山岩喷发年龄93.5-156Ma);福建省钨钼多金属矿床成矿年代的时空分布特征为:闽西钨钼矿成矿时代165~102Ma,闽东钨钼矿成矿时代113~92Ma,成岩成矿年代的时空分布具有从西向东趋于年轻的规律,说明福建钨钼多金属成矿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梧凤楼矿区内金属矿床(化)分布与燕山期花岗岩体(晚白垩世高路单元似斑状花岗岩,早白垩世下小门单元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相关。矿区所在的成矿带的典型金属矿床类型有三种:①以福安赤路钼矿床,古田西朝钼矿床为代表的次火山热液成因斑岩型钼多金属矿床;②以建瓯上房钨(钼)矿床为代表的岩浆热液接触交代成因矽卡岩矿床;③与闽东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活动有关的的霞浦大湾铍钼矿床是高中温火山热液充填交代成因。梧凤楼矿区内金属矿床成因类型包括两类:①东山-芹太丘,仙尾岭,汤夏山三个矿段为次火山热液成因的斑岩型钼铜矿;②为分布于小门单元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体南、北接触带的梧凤楼矿段,咸格矿段为岩浆热液接触交代成因的矽卡岩型钨多金属矿床。因此,梧凤楼钨多金属矿区实质上就是梧凤楼钨多金属矿田。4以梧凤楼矿段为例,以梧凤楼矿区多元地学信息数据库为平台,结合物化探测量手段对梧凤楼矿区进行找矿预测,并在梧凤楼矿段东部和西北部圈定找矿靶区I和靶区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