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国家财政政策协调性问题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gao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经济交流持续深化与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开始出现相互依赖,以致彼此融合趋势。由此形成的经济全球化态势,既给各当事国带来了原先于各自封闭条件下不可能取得的各种社会经济利益,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其中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就是各国之间经济的联动性客观上使其经济政策的溢出效应加大,导致一国经济政策的执行效果往往受制于他国的影响。例如,在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各成员国采取的是一种史无前例的宏观经济政策结构,在这种政策结构框架下,区域内各国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必然对他国产生有利的,抑或不利的影响,不仅给有关国家经济发展带来额外的风险,而且导致单一货币政策难以顺利推行。因此,在象欧盟这样的各成员国经济依存度极高的区域经济组织中,不断优化各国重大经济政策的协调性,就必然成为该组织能否保证各国走上长期稳定发展且共同繁荣之路的关键因素。   最近几年,欧元区各国在以分散的财政政策配合集中的货币政策以求得共同发展的社会经济实践中,尽管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货币一体化这一大背景下,各国财政政策的协调依然困难重重充满矛盾。这不仅是对各国政要提出的一种挑战,而且也成为当代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以往的政策协调理论在研究各国经济政策协调的收益与各国经济依存度、融合度的关系问题上取得了许多进展,也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前者依后者而发生变化。然而,多年以来在有关政策协调机制的探讨方面,理论界并没有取得明显突破;至于有关如何保证区域经济组织内各国间正的政策溢出效应最大化,负的政策溢出效应最小化与内在化的研究更是乏善可陈。有鉴于此,本人在多年来关注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欧盟国家的实地考察,针对欧盟国家在统一的货币政策前提下财政政策协调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撰写此博士学位论文。本文研究的重点是:(1)阐释宏观政策的溢出效应之形成机制、影响状态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问题;(2)就欧盟国家财政政策协调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给予理论诊断,力图提出克服这些问题实现协调优化的对策;(3)在充分论证欧盟家财政政策协调必要性、收益性的基础上,就可能采取的协调模式与路径选择,提出个人见解。   笔者认为,就目前发展趋势观察,未来欧元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走向对称化是必然的,该组织统一的货币政策和逐步统一的财政政策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将会继续带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因此,在理论界尤其是国内理论界对欧盟财政政策协调机制系统研究成果较为罕见的情况下,本文所作的研究,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明显的政策含义。   本文除了导论、结论部分外,正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属于理论综述,重点阐述与评析国内外经济学家及学者在经济一体化、国家间经济政策协调、经济政策溢出效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称化等理论、政策研究方面已经取得的重大成果。这一章阐释的财政政策协调及其形成机制的理论,成为本文以后研究工作的基础与依据。第二章首先论述一体化中各成员国财政政策协调的必要性,其次阐述欧盟财政政策协调目标的选择以及欧元区财政政策协调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利用IS—LM-BP框架以及加入预期后的宏观模型对欧元区内财政协调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阐述财政政策协调带来的积极效应,最后,探讨欧盟财政政策协调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及面临的各种挑战,诸如遇到非对称冲击时欧元区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能协调使用表现出配合上的单一性以及政治障碍。第三章阐述了逐渐统一的欧盟财政政策,首先分析先行不对称体系下的社会经济效应。其次分别论述了欧盟预算体系和税收政策的协调。第四章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即欧盟财政政策的调整方向和路径选择。首先对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欧盟财政政策的模式选择,最后对长短期协调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本文在研究工作中综合使用了文献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自认为在以下几方面具有创新性:(1)专门把欧盟各国财政政策分离出来进行系统研究,针对欧元区国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对称性且协调难度越来越大的问题,论证了实行强制性财政规则的必要性。(2)在库伯的相互依存理论和博弈论模型基础上,补充了对经济融合过程中经济政策协调的制度变迁理论。(3)运用博弈论模型、加入预期后的宏观模型,对欧盟财政政策协调的经济效应,以及政策协调使欧盟整体福利提高的可能程度进行实证说明。(4)出于克服不对称政策体系下财政与货币合作不均衡的矛盾的考虑,对欧盟财政政策协调的递进性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调整的方向及路径选择。   本文的研究具有阶段性研究的特点,难免存在着一些不足,加之本人水平有限,某些分析尚不够深入,某些结论也还值得进一步推敲。这些问题将会在本人日后的继续研究工作中予以克服。
其他文献
期刊
采用差分法建立了轧辊二维温度场及热辊形的仿真模型 ,并利用实际生产参数进行仿真 ,仿真结果与实测值相符。本温度场及热辊形模型可用于实际生产的在线热凸度预报。 The di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生产力体制正向现代化阶段转型。转轨、转型期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承受内、外两方面巨大压力,国有商业银行怎样主动适应进行改
学位
随着金融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商业银行在国内享受的政策保护逐渐消失。研究显示,中外商业银行的竞争焦点正逐渐转向风险小、收益高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如何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并
2006年9月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2006年全球竞争力排名,北欧国家表现突出,前五位中有三个北欧国家,分别是芬兰、瑞典和丹麦,而中国排名为54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自Newell与Hungerford(1960)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中发现Ph~1染色体以来,对慢粒的染色体特征及早期诊断、慢粒急变的染色体变化、慢粒非整倍体染色体与予后等问题已
工作辊与冷却液之间对流换热系数的确定是轧辊温度场分析的难点。简要分析了轧制过程中的热量转移 ,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 ANSYS分析了铝带轧机工作辊与冷却液之间的换热特性 ,
美国农业研究局科学家最近成功培育出一系列抗根瘤线虫玉米新品种。这种新品种不但可使在其根部产卵并进行孵化的多数线虫很快死亡,并且能延长幼虫发育为成虫的时间和减少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