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ice ragged stunt virus,RRSV)引起的水稻齿叶矮缩病是南亚和东南亚稻区的重要病毒病,是呼肠孤病毒科水稻病毒属的典型代表。本研究通过有机试剂抽提,CF-11纤维素柱层析,从感病水稻组织中获取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双链RNA。根据泰国分离物(TH)对应片段的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技术成功地扩增到RRSV福建长汀分离物、沙县分离物和广东信宜分离物S6-S1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ice ragged stunt virus,RRSV)引起的水稻齿叶矮缩病是南亚和东南亚稻区的重要病毒病,是呼肠孤病毒科水稻病毒属的典型代表。
本研究通过有机试剂抽提,CF-11纤维素柱层析,从感病水稻组织中获取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双链RNA。根据泰国分离物(TH)对应片段的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技术成功地扩增到RRSV福建长汀分离物、沙县分离物和广东信宜分离物S6-S10全序列,并连接到pMD-18T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DH5α,质粒双酶切、质粒PCR和质粒PCR产物单酶切验证后经测序得到全长序列。
对测序完成的RRSV福建长汀分离物、沙县分离物和广东信宜分离物S6-S10全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对变异位点进行统计。对这些片段测序所得的核苷酸序列初步分析表明,三个分离物S10,S7,与TH-S10 TH-S7核酸同源性都为99%;S6与TH-S6核酸同源性为98%;CT-S9和GD-S9与TH-S9核酸同源性都为99%,SX-S9与泰TH-S9核酸同源性为94%;CT-S8和GD-S8与TH-S8核酸同源性都为99%,SX-S8核苷酸序列与TH-S8核酸同源性为93%。除SX-S6,SX-S7,SX-S8及GD-S7四个片段的某些碱基发生缺失,导致编码框移位而使得这些片段的开放阅读框(ORF)发生变化外,其它片段ORF与已报道的泰国分离物基因组对应片段的ORF大小相同。
借助生物学软件及相关在线分析工具进行基于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蛋白质理化特性、蛋白质功能域、基序(Motif)、二级结构等,分析表明P6蛋白具有核定位信号,分别位于377位(序列为PNSPKKR)、380位(序列为PKKREKA);NS10蛋白、P9蛋白和P8蛋白各有一个R-2 motif;P9蛋白有一个螺旋卷曲区域,五个蛋白均无信号肽。
其他文献
人类从茹毛饮血原始状态进入文明生活状态有很多代表性的特征,体现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生土建筑的出现与发展是人类在居住文明的体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生土建筑的应用与提高,对天然建筑材料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分别应用,已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建设的发展,生土建筑民居建造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对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建设有一定影响。 论文针对西部地区生土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传统生土
筒仓结构作为贮存散料的构筑物,具有运行方式简单、保护环境,节约用地、损耗少等优点,因而它在煤炭、电力、港口、储运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年来,随着各行业生产需求的不断提高,筒仓结构朝着大型化、重荷载、高重心的趋势发展,同时鉴于目前现行《筒规》设计相关内容显现不完善。因此,对筒仓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与设计方法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本文以预应力混凝土圆形筒仓为研究对象,结合筒仓结构在实
“孤岛”综放面的布置方式,使得工作面沿走向两侧或周边均为采空区。工作面回采后,本面采空区和相邻采空区连成一片,漏风复杂,且相邻采空区遗煤已氧化,不仅本面采空区,相邻采空区也存在煤自燃的可能,严重的干扰了工作面的顺利回采,影响了矿井的安全生产。本论文以南屯93上03“孤岛”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首先,结合“孤岛”综放面煤层自燃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孤岛”综放面煤层自燃特点,相邻采空区存在煤自燃危险较大。其
活性硫物种(RSS)是在生物体系中一类含巯基的化合物,参与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谷胱甘肽(GSH)是一种重要的活性硫。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为细胞提供有效的抗氧化防御功能。多硫化氢(H2Sn,n>1)在调节生理过程方面,如细胞信号传导和维持氧化还原稳态有着重要作用。此外,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一些疾病与细胞质或细胞器中pH值异常存在联系。由于荧光检测具有操作
针对常用吸附材料的原料依赖于石油产品和吸附后材料无法重复使用等问题,本文以具有资源、结构和性能优势的天然生物质资源—海藻酸钠和淀粉为原料,制备高效、经济、环境友好的智能生物质基吸附材料,将其应用至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并通过温度的刺激实现吸附材料的回收再利用。 对温度敏感型2-羟基-3-异丙氧基丙基淀粉醚(HIPS)制备及性能开展了研究。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异丙基缩水甘油醚(IPGE)为醚化剂,制
中等挥发性有机物(IVOCs)是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重要前体物。高效、精确地观测大气中IVOCs的浓度水平和组成分布特征,有助于深入了解PM2.5、O3的污染过程,为污染防控、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相关行业标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然而,IVOCs中仅有部分组分被识别,即正构烷烃(n-Alkanes)、多环芳烃(PAHs),其余组分由于难以被脱附和检测归为未被识别的IVOCs(UCMs)。
土壤中积聚着大量的潜在有毒金属(PTMs),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并被认为是有些区域发展和扩张的障碍。这就要求有简单的、适用多种不同地点的现场修复机制。本文采用纳米碳球包覆球形磁陶粒,采用聚乙二醇(PEG)对其进行功能化,制备了磁性纳米复合材料。一种名为MCCSPG的合成磁性复合材料,用于从受污染的土壤中去Pb(Ⅱ)和Cr(Ⅵ)。各种分析技术,包括SEM、EDX、XPS、BET、XRD和FTIR,对
小麦等农作物的许多重要农艺性状(如产量性状、生育期、抗逆性等)和品质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QTL)。作物性状QTL定位使用的遗传群体主要包括分F2等分离群体和RILs等永久性群体。“IF2”群体由永久群体中的每个纯合株系按一定组配方案两两杂交获得,既具有F2群体信息量大、可以估计显性效应以及与显性有关的上位性效应的优点,又具有RILs或DH等永久群体可以组配出足量的种子满足多年多点试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