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圆形筒仓有限元分析与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in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筒仓结构作为贮存散料的构筑物,具有运行方式简单、保护环境,节约用地、损耗少等优点,因而它在煤炭、电力、港口、储运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年来,随着各行业生产需求的不断提高,筒仓结构朝着大型化、重荷载、高重心的趋势发展,同时鉴于目前现行《筒规》设计相关内容显现不完善。因此,对筒仓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与设计方法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本文以预应力混凝土圆形筒仓为研究对象,结合筒仓结构在实际工程计算和结构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筒仓结构进行了预应力模拟方法、动力特性、结-地相互作用、地震作用效应及其抗震性能分析,探讨了筒仓结构的设计方法。
  (1)根据环形预应力筋的作用机理,分析圆筒薄壳结构在单环、多环预压力作用下的受力性能,提出预应力圆形筒仓结构的预应力模拟方法,使之能方便、准确、有效的模拟预应力对筒仓结构作用。
  (2)对预应力混凝土筒仓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分析贮料物理特性参数对筒仓结构动力特性参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筒仓结构进行反应谱分析,研究筒仓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及抗震性能,并分析地震作用简化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3)建立筒仓结构-地基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对结构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分析在改变土体弹性模量时,结构动力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对结构进行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分析,并对比分析考虑共同作用和不考虑共同作用时筒仓结构的受力性能及整体变形性能,探讨筒仓结构-地基相互作用机理。
  (4)依据我国《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GB50077-2003),从荷载类型、分析工况的选取、预应力设计、地震作用计算等方面,探讨预应力混凝土圆形筒仓的设计方法。同时结合工程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对《筒规》中的部分条文进行了适应性分析和深入探讨。
  本文研究成果可用于同类结构计算分析和工程设计时的参考。
其他文献
三维重建一直是计算机视觉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而如何从单幅图像重建得到三维模型更是学者们一直探索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最理想的目标是能够模拟人的视觉感受,从看到的单幅RGB图像中进行联想,依靠一生中获得的先验知识来进行推断,得到合适的三维模型。而随着深度学习的应用发展以及三维CAD数据集的不断完善,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重建方法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针对深度学习三维重建中存在的二维特征提取、特征转换等问题,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是机器人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也是其关键技术,具有非常可观的应用场景。近年来,基于特征点的视觉SLAM方案已比较成熟,然而在特征点稀少或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这种算法的性能会急剧下降,为此,本文提出了多特征融合,结合点和线段。基于滤波器方法的视觉SLAM算法存在计算复杂度高、环境存储空间负荷大
学位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在日益增长,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正逐步贴近人们的生活。虽然现今的虚拟现实系统已实现了“沉浸”与“交互”,但其关于“构想”概念的定义依然很模糊。对此,本文提出了约束的概念,认为“构想”的第一步是对事物施加一定的约束,第二步则是依据统一的世界约束将不同的事物连接起来。对于作为基本约束的物理约束和路径约束的研究由此展开。同时,考虑到基于物理的流体控制在自然现象模
学位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比特币的核心底层技术就是使用的区块链,首次由一名化名为中本聪的学者于2008年提出。区块链最主要的特性是去中心化、去信任化、集体维护、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逐渐被应用于多个领域,如智慧城市、医疗信息安全管理、组织管理、市场预测。目前关于区块链安全性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攻击方式的变种,对于如何防御攻击较少,因此本文关于区块链矿池安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比特币刚被
学位
目前,我国国内几千年文化积淀的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在文化旅游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中,虽然已经将大部分文化内容转换为数字化存储,但其与大数据的结合应用还较少,面临着丰富的数字内容而用户所得却较少的矛盾,亟需标注并整理好的文化内容数据集,以及相适应的大数据算法,来通过大数据技术精准的解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中国文化内容相关的基于内容图像检索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文化旅游课题下,针
学位
图像语义描述,顾名思义,就是希望计算机能够理解输入图片的语义,并且组织合适的语言将它描述出来。这一任务是计算机视觉与自然语言处理两个领域结合的交叉任务。对于人类而言,这并不困难,但是对于计算机而言,这无疑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现实生活中,该研究在交互设计、视频标注等领域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传统的研究方法,如基于模板,基于检索等方法,往往特别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设计模板、提取特征,并且
都市圈是一个大的城市人口核心以及与其有者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地域的组合,它是国际上进行城市统计和研究的基本地域单元。都市圈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级阶段时的一种城市空间形式,既有其外在规模即形态上的特殊性,又有其内在质量即功能上的独特性。一般认为,都市圈的形成是通过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与吸引作用,使中心城市与周围的城市与农村之间形成分工与合作,形成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产品流
学位
磷酸镁水泥(MPC)是一种结合陶瓷,水泥和耐火材料特点的新型高性能水泥,具有快速硬化、高早期强度、低温凝固硬化、低收缩、与混凝土粘结力强、耐久性好等优点。本文分析了在0?C的低温环境下磷酸镁水泥的拉伸性能。磷酸镁水泥特别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物和结构的快速施工,紧急维修和加固。但是,脆性显着,抗拉伸性差,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是一种新型的具有高延展性的无规纤维增强水泥基
周动力学理论可以看作是一种多尺度的固体力学方法,它能够在一组控制方程下,将纳米尺度到宏观尺度的连续和不连续介质的数学建模结合起来。本文中,基于键合的周向动力学方法是研究木框架剪力墙破坏问题的最关键的方法之一。为了表征木材截面上的断裂,通常我们必须假设所有的木材力学性质参数以符合材料点的周动力学基础理论,然后验证所有条件。为了捕捉裂纹路径特征和预测裂纹扩展,采用基于键合的周向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嵌入初
人类从茹毛饮血原始状态进入文明生活状态有很多代表性的特征,体现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生土建筑的出现与发展是人类在居住文明的体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生土建筑的应用与提高,对天然建筑材料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分别应用,已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建设的发展,生土建筑民居建造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对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建设有一定影响。  论文针对西部地区生土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传统生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