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及其毒素的产生和降解机制研究

来源 :上海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iwang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绿微囊藻是淡水有毒藻类爆发中常见的一种蓝藻,系统研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特征和微囊藻毒素的产生与降解规律,对有毒藻类爆发的预防和治理具有代表性和指导性意义。本论文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温度和氮/磷比等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水环境参数的变化和微囊藻毒素的产生规律,并全面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研究了湖泊底泥、光照强度、有机物质和温度等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粗提取物溶液中微囊藻毒素降解的影响效果。本论文开发了研磨法以提取藻细胞内微囊藻毒素。研究结果表明,适合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光照强度为500-2000 lux,光照强度≥2500 lux时铜绿微囊藻的死亡极有可能由于光氧化的发生,并导致水体微囊藻毒素含量剧增。铜绿微囊藻最高生长速率和最强毒性发生于不同温度,在25?C和32?C时生长速率较快,而在10?C和15?C时细胞内微囊藻毒素平均含量相对较高。营养水平对微囊藻毒素含量无显著影响,仅能调节细胞尺寸;界定氮/磷限制的TN/TP比可能并不存在。铜绿微囊藻死亡和微囊藻毒素降解会导致水体氮、磷物质含量升高。水体pH值有望作为水资源管理中监督、预防蓝藻水华的指示因子。当藻细胞密度达到1.6×107个/L时水体微囊藻毒素含量急剧上升。细胞内微囊藻毒素含量主要取决于藻细胞密度,本论文首次计算出单个铜绿微囊藻细胞内微囊藻毒素的平均含量:MC-RR为19.06×10-3-56.98×10-3 pg,MC-LR为3.75×10-3-16.79×10-3 pg,MC-YR为4.64×10-3-11.98×10-3 pg。在铜绿微囊藻细胞粗提取物溶液中,当有湖泊底泥存在时,微囊藻毒素的降解无迟滞时间,符合零阶动力学模型;MC-RR的降解速率常数最大,MC-RR、MC-LR和MC-YR的半衰期为60-84 h。湖泊底泥添加量和光照强度对微囊藻毒素的降解无明显影响;低有机物质含量和低温条件时微囊藻毒素降解缓慢。在不同光照强度、有机物质和温度时,微囊藻毒素的降解均有迟滞时间(72-96 h);在高有机物质含量、25?C和32?C时,三种微囊藻毒素的半衰期为96-156 h。底泥降解蓝藻毒素主要机理包括吸附和微生物降解,微囊藻毒素的降解没有迟滞时间可能是因为底泥中降解细菌较多。当有铜绿微囊藻释放的色素(如叶绿素-a)等有机物质存在时,在可见光下微囊藻毒素可被降解,且有机物质含量高时降解速率快。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明确了温度和光照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重要作用,以及铜绿微囊藻对不同营养条件较强的适应性。在此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加强强光照和高温时段(如夏季)的防范措施,保障饮用水安全;第二,自然水体(包括底泥)和藻细胞内含物对蓝藻毒素的降解具有促进作用,在蓝藻水华防治工作中可适当运用这一点;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减少营养输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治理水体富营养化,从而遏制蓝藻水华爆发。
其他文献
当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存在话题远离生活、语境不切实际、语言支架不够等问题,影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教师应践行建构主义理论,在深研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重置口语话题,
<正>断指再植是将完全和不完全离断的指体在光学显微镜下,将离断的血管吻合,彻底的清创,进行骨、神经、血管、皮肤彻底的整复术。影响再植指存活率高低的关键除了断指患者本
基层卫生信息化的建成对优化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梳理各地区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相关政策及实地调研、访谈,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基层卫生信息化发
答:应从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着手培养。(1)自觉性:要有坚定的信念和理想,确信自己行动的正确性、必要性,从而激发为达到预定目的而顽强奋斗的精神力量;(2)果断性:要全面深刻
当今社会不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道路桥梁的建设也迎来了巨大的挑战。由于交通量以及荷载量的大大增加,传统的施工材料、施工方法以及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所以人们迫切
2019年8月29日,韩国就修改水生生物疫病控制法案执行规则发布通报。其中,将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肝胰腺坏死病和鲑鱼甲病毒感染三种水生生物疫病纳入检疫名录,所覆盖商品为所有
朱熹《观书有感二首》中的“半亩方塘”位于何处,众说纷纭。通过搜集梳理朱熹来莆游学史料和“濯缨池”“濯缨亭”的历史文献、实物史料,甄别各家研究观点,结合文献分析和田
米非司酮用于早期妊娠药物流产已经广泛普及。我科将米非司酮应用于中期妊娠药物流产,效果良好。 材料与方法 40例病人均我科门诊病人,平均年龄为21.53岁。妊娠月份为孕3 ~3
CT应用于临床后,对腔隙性综合征的认识日趋深刻。以往对梗塞性腔隙综合征的病因、病理和临床研究报告较多。近些年来研究发现,小量脑出血亦是引起腔隙综合征的重要原因。Fish
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