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采用树脂石蜡(Colophony-Paraffin,CP)组织包埋切片技术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treptavidin-Peroxidase,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首次构建了德国小蠊脑内5-HT抗原系统免疫反应模式,比较研究了5-HT/TPH免疫阳性神经元胞体在德国小蠊一龄若虫、末龄若虫和成虫脑内的分布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德国小蠊脑相当发达,主要包括蕈形体、中央复合体、视叶、触角叶、后脑和咽下神经节。5-HT抗原系统在脑内分布广泛,在整个脑髓区都有分布。5-HT/TPH免疫阳性神经元胞体数量较少,多数位于前脑和视叶,左右对称分布。不包括咽下神经节,德国小蠊一龄若虫脑内共有大约64-68个5-HT/TPH免疫阳性神经元胞体,按其分布位置可以分为10个群,分别位于前脑背方中部(胞体群1)、前脑背侧方(胞体群2,3)、前脑前腹方(胞体群4、6)、中脑(胞体群5)、视叶(胞体群7、8、9)和后脑(胞体群10);德国小蠊末龄若虫脑内共有大约108-126个5-HT/TPH免疫阳性神经元胞体,胞体数目比一龄若虫增多,数目增多的胞体群为1、2、3、7、8、10,并且在一龄若虫10个胞体群的基础上,新出现两个胞体群,分别位于前脑和中脑相间的腹前方(胞体群11)、后脑中部(胞体群12);德国小蠊成虫脑内共有大约116-134个5-HT/TPH免疫阳性神经元胞体,比末龄若虫胞体数目增多的是胞体群11,并观察到一个新生的胞体群,位于α叶的侧方(胞体群13)。德国小蠊一龄若虫、末龄若虫和成虫的咽下神经节都有21个5-HT/TPH免疫阳性神经元胞体,在发育过程中没有变化。本文实验结果认为昆虫体内存在特异TPH,负责中枢神经系统5-HT产物的生成。此外,本文初步探讨了5-HT在昆虫胚后脑发育过程中的功能角色,认为在昆虫幼虫发育阶段,5-HT不仅行使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的功能,还扮演着信号分子的角色,指导神经元的形态发生和迁移、分化。本实验的结果和分析为昆虫神经系统生理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进一步揭示5-HT和特异TPH在昆虫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功能积累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