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丙酸氟替卡松属于新一代局部应用的类固醇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强效激动剂,具有强效的局部抗感染和抗过敏作用。临床上可用于过敏性鼻炎的预防和治疗。本课题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和相关的技术要求对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的处方、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局部刺激性和皮肤过敏性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一、制备工艺的研究根据市售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的说明书及Rxlist(网上处方药物索引)对处方的介绍,确定了该制剂的剂型、规格和处方组成成分。参照辅料的常规用量和市售药品的理化特性,对不同浓度的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进行了黏度和沉降体积比的考察,并通过处方筛选确定了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最佳用量为1.7%,优选出最佳处方。通过对纯化水用量、溶解时间、助悬效果、搅拌时间的考察,优化了小试生产工艺。在此基础上扩大生产,以性状和沉降体积比为指标考察了高速剪切乳化机搅拌时间,以性状、pH值和含量为指标考察了循环搅拌时间,最终确定该制剂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处方量的纯化水溶解其它成分(不含主药)后,用高速剪切乳化机搅拌30~60min,加入主药,循环搅拌20~30min,所制的成品满足考察指标的要求。二、质量标准的研究参照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050199和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方法对制剂的性状、装量、每瓶总喷次和每喷喷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性状为白色混悬液,每瓶装量应不得少于7g,每瓶总喷次应不少于60喷,每喷喷量应在标示喷量(100mg)的80.0%~120.0%之间。参照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美国药典35版标准对制剂的鉴别、pH值、粒度、异物检查、微生物限度、每剂量主药含量(瓶内和批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H值应在5.0~7.0之间,异物应不大于250μm,每剂量主药含量(瓶内和批内)应为标示含量的85.0%~115.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乙腈-0.01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用20%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3.4±0.1)(462:138:400)为流动相,对有关物质和杂质D进行了方法学研究,结果:各杂质峰、降解产物峰、主峰与辅料峰都能有效分离,杂质D的检测波长为239nm,定量限约为1ng,最小检测限约为0.3ng,标准曲线方程为y=3.0046x-0.0079,相关系数r=0.9999,线性范围0.09μg/ml~1.8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1.70%,精密度RSD为1.84%,12h内稳定性RSD为1.20%,说明此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的苯乙醇含量和丙酸氟替卡松含量进行了检测,色谱条件:色谱柱:DiKMA Diamonsil-C18(2)(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01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用20%磷酸调节pH至3.5±0.05)-甲醇-乙腈(35:50:15),柱温:40℃,流速:1.5ml/min。结果:苯乙醇的检测波长为210nm,定量限约为0.08ng,最小检测限约为0.02ng,标准曲线方程为y=0.7420x+0.5777,相关系数r=0.9998,线性范围9.944μg/ml~99.44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0.5%,精密度RSD为0.25%,12h内稳定性RSD为0.27%;丙酸氟替卡松的检测波长为239nm,定量限约为0.6ng,最小检测限约为0.2ng,标准曲线方程为y=0.5749x-0.2137,相关系数r=0.9999,线性范围17.65μg/ml~176.5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0.93%,精密度RSD为0.43%,12h内稳定性RSD为1.45%。采用滴定法对苯扎氯铵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苯扎氯铵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170.4916x-29.2498,相关系数r=0.9998,线性范围666μg/ml~444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8.8%,RSD为0.55%,精密度RSD为0.16%,12h内稳定性RSD为0.30%。三、稳定性的研究考察了制剂在温度、湿度、光线、微生物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采用影响因素试验,供试品1批,除去外包装,分别在高温(40℃)、高湿(25℃,90%±5%RH)、强光照射(4500lx±500lx)条件下放置10天,于第0天,5天,10天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检测;采用加速试验,供试品3批按市售包装,在温度40℃±2℃、相对湿度2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分别于0,1,2,3,6个月取样一次,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检测;采用长期试验,供试品3批按市售包装,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放置18个月,分别于0,3,6,9,12,18个月取样一次,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检测。结果各检测项目均符合规定,未有显著变化,说明该制剂的稳定性好。四、局部刺激性和皮肤过敏性试验研究考察了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局部用药的安全性。家兔18只,随机分为3组,连续给药7d,观察家兔鼻腔多次接触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后所产生的局部刺激反应;豚鼠50只,随机分为4组,于0、7、14天背部左侧去毛皮肤致敏,第28天肋腹部去毛皮肤激发,观察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是否引起豚鼠皮肤或全身性过敏反应。结果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未引起家兔局部刺激性反应,对豚鼠皮肤无过敏性反应,说明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局部用药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