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F-EnSRF同化技术及与3DVAR的对比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ro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同化是数值天气预报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观测资料的增多和观测质量的提高,资料同化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依赖于对背景场和观测场不确定信息的描述上,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可以从集合样本统计出随天气形势变化的误差协方差,从而逐渐成为当前资料同化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本文围绕WRF-EnSRF同化系统,讨论其中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重点研究协方差局地化对于同化质量的影响,以期为集合同化系统在国内实现业务化运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首先在试验的基础上,考察水平局地化距离的选取对同化效果的影响;然后引入更先进的自适应局地化——分级的集合同化技术,将自适应局地化引入WRF-EnSRF系统。进行水平局地化“schur”函数、自适应局地化两种协方差局地化方案的在实际探空资料同化试验中的比较,考察自适应局地化方法在EnSRF同化系统中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局地化距离取为900km时,同化效果显示一定优势。在Lorenz96简单模式下在集合成员为40时,分组为4组时,均方根误差&均方根离散较小,同化效果较好。也即合适的自适应局地化集合分组方案对同化结果是有益的。在WRF-EnSRF同化实际探空资料试验中,各个层次上的高度和温度场预报误差在40个成员时分为8组时较其他分组情况普遍要小。进一步,通过数值预报的试验,对集合卡尔曼滤波和三维变分两种系统的同化能力进行了比较,得到以下结论:集合卡尔曼滤波相比三维变分对背景场的调整幅度要大,降水预报的效果普遍要优于三维变分同化后的效果,但是在80mm级别的TS评分低于三维变分的得分。造成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三维变分无法实现更新误差协方差,而集合卡尔曼滤波的误差协方差是随流型演变的。目前三维变分业务同化系统已经实现了多重嵌套的同化,而本文所用合卡尔曼滤波由于受集合成员的、背景误差协方差计算等运算成本的限制,只尝试了做单层同化能力的开发,预报改善效果受到限制。
其他文献
本文将利用JTWC热带气旋观测资料和NOAA海温资料,统计分析了全球各大洋不同海区(大西洋、东太平洋、西太平洋、南印度洋、北印度洋)自1940年代以来(大西洋为1850年代以来)热带
本文利用多普勒雷达基资料的三维网格化数据,设计了基于风暴体的风暴三维追踪算法,对2007年~200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风暴活动进行追踪。对风暴活动按季节、逐月、日变化进行统计
自然雷电的发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而高电压实验室的长火花放电实验在模拟自然雷电中又存在较多的不足,自70年代发展起来的陆地人工触发闪电技术为雷电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并
本文提出了适用于云微物理特性连续变化的辐射传输参数化方案(记作非均匀方案),其中包含短波参数化方案和红外参数化方案。该方案基于标准的微扰动理论,将不对称因子和单次散射反
本文在国内外同类研究基础上,依据紫花苜蓿生物学特性,通过田间试验和广泛收集资料,建立了基于生理过程的紫花苜蓿生长模拟模型(ALFASM),并初步开发研制了紫花苜蓿生长模拟模型软件系统。 紫花苜蓿生长模拟模型(ALFASM)核心部分包括作物动态模块、水分动态模块、氮素动态模块、管理模块和输入输出模块。其中作物动态模块是本研究的重点,它包括发育期动态、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叶面积动态、干物质生产和
气候对地球上动植物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受到愈来愈多科学家的关注。包括农作物在内的生物物候期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变化是当今生态学、气候学和农业气象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利
利用一个气溶胶-气候在线模式BCC_AGCM2.0.1_CUACE/Aero研究了全球、东亚以及东亚之外人为气溶胶排放总的效应对东亚夏季风系统的影响以及东亚夏季风系统对1850-2000年不同类
本文首先利用NASA Terra和Aqua卫星MODIS气溶胶产品,分析了亚洲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空间和季节变化特点,发现东亚与南亚两气溶胶光学厚度高值区年际变化类似,季节变化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