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手性合成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氟氯菊酯(BF)在世界上被广泛应用于控制农田与居室里的害虫。目前,商业在售的氟氯菊酯包涵两种对映体,分别是1R-cis-BF和1S-cis-BF。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顺式-氟氯菊酯(cis-BF)拆分成了这两种对映体,分别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小鼠进行暴露,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分泌干扰差异。在第一部分实验中,四周龄雄性ICR小鼠分别口服暴露于7.5和15 mg/kg/day的cis-BF, 1R-cis-BF和1S-cis-BF3周,对照组喂普通饲料。研究结果显示小鼠睾丸中胆固醇合成、转运和睾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受到cis-BF的影响。我们还发现睾酮合成通路上的几个关键基因如P450scc和P450-17α的转录水平在1S-cis-BF对映体处理组中显著的降低,同时1S-cis-BF处理组血清中的睾酮浓度也显著降低。以上的研究结果说明对青春发育期小鼠暴露时,两种cis-BF对映体都对小鼠有内分泌干扰效应,并且1S-cis-BF比1R-cis-BF的内分泌干扰毒性要大。在第二部分实验中,母鼠分别在怀孕前3周和怀孕期口服暴露15mg/kg/day的1R-cis-BF和1S-cis-BF(约3周)。母鼠怀孕期暴露1S-cis-BF显著减少3周龄和6周龄雄性子鼠睾丸中PBR和StAR基因的转录,同时在6周龄雄性子鼠睾丸中P450-17α的mRNA水平也显著降低。母鼠怀孕前或怀孕期暴露1S-cis-BF显著减少6周龄雄性子鼠睾丸中SRB1和P450scc基因的转录。因此,研究结果显示母鼠口服暴露3周cis-BF,尤其是怀孕期暴露,会造成其雄性子鼠的内分泌干扰,而且1S-cis-BF比1R-cis-BF的内分泌干扰毒性要大。这些数据有助于我们在对映体水平上理解cis-BF对哺乳动物的内分泌干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