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初以来我国对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发布了一系列规范和办法,进而呈现出采用股权激励作为促使高管努力工作的机制的热潮,特别是在201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办法》的正式颁布在支持股权激励的推行上准备了更加完善的制度环境。然而,股权激励最早起源于美国,为美国的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积极影响,同时也促进了美国当时的经济发展。但是在人们将股权激励认为是公司管理层的“金手铐”的同时,安然等一系列知名公司的财务丑闻打破了人们对股权激励的崇拜,开始纷纷思考股权激励能否还可以作为公司价值和股东权益不断扩大的“金钥匙”。因此,在股权激励日益兴盛的国内环境下以及股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股权激励能否为上市公司发挥积极作用仍需做进一步探索。本文采用了从属于医药类的上市公司昆药集团作案例展开阐述和剖析。一是由于医药行业属于高新技术行业需要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作支撑,因此可以分析股权激励能否对其留住人才并激励人才对促进公司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二是由于昆药集团自2009年以来已实施四次股权激励计划,有充足的数据资料作支撑。三是昆药集团2000年在A股上市,可以通过实行股权激励的市场反应来考察采取此制度的优劣。因此本文为对昆药集团股权激励的效应进行分析,以股权激励基本理论和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为基础,首先对案例公司的基本状况和行业背景做了相应介绍。其次介绍昆药集团四次股权激励方案的具体内容,将四次方案重点激励要素展开对比和剖析,发现四次方案的变化。接着从昆药集团四项方案推行期间的财务业绩和市场反应两方面展开考察。对于财务业绩,本文从公司业绩方面的财务指标来考察管理层所做出的努力是否对公司绩效有所改善。对于市场反应,本文通过分析2010年以来的昆药集团股票的月收盘价的变化情况以及采用事件研究法考察发布股权激励公告后的市场反应来分析股权激励能否为昆药集团价值增加带来积极的市场效应。最后结合将昆药集团四次方案的效应作出的评判得出结论:在2010-2012年和2013-2015年两次方案的积极作用下公司价值得到提升,但是2013-2015年方案后期以及2016年方案也没有在促使公司业绩增加上起到积极效应。因此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需要考虑自身内外部环境条件是否切合推行条件,而且须注意方案要素的有效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