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桥梁的抗震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工程需求。抗震挡块是防止梁体产生较大横向位移的重要设施。对经过地震的桥梁调查后发现挡块有剪断、开裂破坏等现象。抗震挡块在地震中改善桥梁横向抗震性能、防止落梁起到了重要作用。《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中只是在抗震措施中做了原则性的规定,而对于挡块的构造并没有进一步说明,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根据自己的工程经验或者已有的图纸进行随意性的设计是普遍现象,图审人员也由于缺少必要的规范条文对这一情况加以准确更正。同时公路桥涵结构设计标准化技术的大力推广和应用,标准化在方便项目前期工作便于投资估算、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促进技术进步、方便施工、有利于项目管理、提出养护策略与预案等方面存在明显优势,标准跨径的桥梁近年来迅速增加。因此,对标准跨径的桥梁抗震挡块进行设计和研究亦显得非常必要。基于多道防线、分级消耗的设计原则,桥梁抗震防线的三个级别是:第一道防线为支座。第二道防线是最小支撑长度。第三道防线是挡块,挡块来防止落梁的发生。当发生小震时,支座发生弹性变形或者发生较小的滑移,不影响车辆通行,挡块和上部结构之间有足够的间隙允许滑动且不予上部结构发生碰撞。当发生中震时,支座发生摩擦移动,纵向发生位移,但未超过搁置最小支撑长度。横向位移时挡块就发挥作用,受力碰撞可能屈服,但是下部构造仍然在弹性状态。当发生大震时,支座破坏,挡块充分发挥作用,部分限制装置破坏,桥墩进入有限延性。搁置长度发挥关键作用。挡块虽然是小构件,但是它是三级防护的最后一级,地震发生的时候挡块的作用非常巨大。本文通过分析梁体在地震作用下横向位移,给予挡块横向的碰撞,进而使挡块受力。由于挡块是小构件,它是三级防护的最后一级,在普通桥梁的挡块设计较为随意,普遍没有足够重视。本文基于20m标准跨径桥梁,依据挡块碰撞原理,并借助midas软件进行建模分析,考虑了梁的跨径、墩高、挡块刚度、挡块初始间隙等因素的影响,讨论了常见墩高标准跨桥梁挡块的受力。本文建立考虑挡块影响的20m标准跨径桥梁的地震反应模型,分析了挡块的受力特征,给出了挡块的合理配筋。研究了初始间隙对挡块受力的影响,根据支座变形、施工条件以及模型计算情况,建议常见墩高20m标准跨径桥梁的挡块合理间隙为20mm~50mm。研究了墩高与挡块受力的关系,20m标准跨桥梁的挡块的设置强度同桥墩的高度有关,高桥墩的挡块强度不能太大、应进行专门设计。研究了跨径变化与挡块受力的关系,桥梁跨径与挡块受力呈基本线性关系,建议跨径大的桥梁挡块强度可适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