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纳小说中“他者”的空间性解读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HO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是美国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作家,于1949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他既是描写南方历史的传统史诗作家,也是致力于探索写作技巧的现代意识流小说创作先驱,同时作为一名人道主义作家,福克纳对诸多社会问题和人性问题均有着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从而使得其作品成为众多理论流派多角度研究美国南方历史、分析社会情况的重要文本。  本文以三部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去吧,摩西》、《八月之光》为例,逐一解读威廉·福克纳文学作品中的三类代表性“他者”形象:疯癫者、有色人种、女性,旨在从空间角度探析福克纳笔下“他者”的处境以及福克纳本人的创作意图、写作倾向,从而论证“他者”在与“自我”的关系中体现出其附属地位、贬抑性色彩和受压制处境。  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福克纳作品中外研究综述、对“他者”的概念梳理以及本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正文共分为三个章节,每一章分别以一部作品为文本依据、以一类“他者”形象为解读对象逐次展开分析;同时在结构上,每一章均分为四小节——第一节论述该章的解读对象沦为“他者”的原因,第二节、第三节分析该章解读对象作为“他者”的空间特征和处境,第四节探讨福克纳本人作为美国南方白人男性作家对该章解读对象所持的态度与倾向。  具体来说,第一章以《喧哗与骚动》为文本依据,由空间角度结合米歇尔·福柯“权力”、“话语”等理论分析疯癫与文明对抗中的“他者”空间。这一章主要论述文明“自我”通过隔离来划定疯癫者的边缘位置;通过禁闭以实现压制疯癫、清除“他者”的目的。第二章以《去吧,摩西》为文本依据,由空间角度结合霍米·巴巴、法农、爱德华·萨义德等学者关于种族的相关论述来分析种族意识下的他者空间。该章首先聚焦于作家创作中的“空间对比”,从而探析白人视野下的“他者”空间;其次重点分析小说叙述空间中的种族隔离,突显“种族意识”的空间化表现。第三章以《八月之光》为文本依据,由空间角度结合凯特·米利特、西蒙·德·波伏娃等学者关于父权制话语及女性形成等方面的观点来分析父权制话语下的“他者”空间。第三章首先论述父权制的贬抑性教化导致女性活动领域中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野,进而论述女性作为被“凝视”的“他者”,其深层“内囿意识”与表面“空间拓展”行动的背离。
其他文献
青年时期的鲁迅曾于1902—1909年赴日留学,在日本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并最终确立了以文艺拯救国人灵魂的文学理念。这段经历是鲁迅早期思想形成和趋向自我个性化的关键时期。
摘 要 高职学生在校自觉学习需要教育者指点迷津,教育者要在研究管用的方法上下功夫。在高职教育管理中,“激励”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方法。只要集个体、社会、学校、家庭之力,并采取目标、榜样、关怀、尊重等措施,一定能使自我更加完善。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学习 激励 手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学会赞美、激励是学校人必备的素养之一。从社会心理学的动机理论来看,激励主要是指由一定的刺
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已经向我们证明,儿童文学不仅是“写给儿童”的,还是“写儿童”的,它伴随着儿童的“发现”而诞生,并因此而成为表现儿童、认识儿童的一个直观的窗口,
期刊
期刊
介绍了一种研究系统特权安全问题的方法.由于其特有的迁移系统安全状态的能力,使得分析及保护系统特权都很困难,因此,传统访问控制研究中所采用的技术无法复制到该领域.在访
王嚞是我国著名的道教派别——全真教的开山祖师,他创立的全真教绵延至今,长盛不衰,在道教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王嚞一生留下一千馀篇诗词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也不小。正因为
采用半导体激光作为焊接热源,对高碳马氏体不锈钢85Cr17和奥氏体不锈钢0Cr18Ni9进行对接焊试验,分析了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并测试了显微硬度和拉伸强度。结果表明:采用半导体
本文从经典阐释的视角切入,引入现代阐释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来观照韩非对老子思想的诠释与解读,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比较法和对读法,从哲学理念、政治理念、人生理念三个
针对关键属性更新的易描述、更新项较小和弱相关性三个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关键属性的优化数据一致性维护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分离出用户提交的更新请求中关于关键属性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