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网关协作下的茶园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试验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ng20090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园中的大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以及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茶树的光合作用、根系生长等代谢过程,进而影响到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通过监测到的环境信息,及时发现不利于茶树生长的环境信息并采取相关的措施营造适宜茶树生长的气候环境,从而提高茶树茶叶的产量以及品质。茶园环境信息的自动化监测对茶园现代化管理有着重要意义。针对目前茶园环境监测系统中存在无线通信距离较短、采用单网关设计部署导致部分数据丢失等问题,本文综合运用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设计一种多网关协作下的茶园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可对茶园内大气温湿度、大气压力、光照强度、土壤温湿度以及风向风速信息进行监测,并实现远程数据传输。论文主要工作包括:(1)设计并开发了低功耗环境监测节点,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硬件设计上按照低功耗目标进行器件选型以及电路原理图设计。此外,为了能使节点根据茶园的规模形成不同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因此在硬件设计上集成了Lo Ra、Zigbee两种无线通信方式。节点软件设计主要是进行指令解析、传感器数据采集以及数据传输。(2)为了提高系统稳定性以及抗干扰能力,本系统采用了双网关设计及部署。双网关主要包括搭载MQTT模块的网关、搭载树莓派开发板的网关,两种方式的网关与服务器通信均采用MQTT协议,网关与节点之间的通信采用Modbus协议。双网关设计的区别不仅在硬件设计上还在于搭载MQTT模块的网关数据采集程序是在云服务器上运行而搭载树莓派开发板的网关是在树莓派上运行。在联网状态不佳的情况下搭载树莓派的网关可进行本地采集、存储,使数据尽量的连续,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3)设计并开发了茶园环境系统远程监测平台,包括服务器设计及Web端应用设计。通过服务器设计进行采集指令下发、节点数据的存储,存储的数据通过Web端应用进行展示。(4)对低功耗环境监测节点进行了功耗测试,测试表明该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达到预期设计目的且根据功耗选择了太阳能电池板的功率为0.9W,电池容量为3000m A·h并进行了测试,得到适合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数据采集周期至少为9.5min。此外,对系统各组成部分进行了响应时间测试,得到了搭载MQTT模块网关的系统响应时间约为10~12s,搭载树莓派网关的系统响应时间约为6~8s,秒级的响应时间满足茶园环境监测系统要求。目前本系统已在广东省广州市钟落潭镇的广东省农科院试验田的茶园进行了部署并运行了两个多月,测试表明系统能持续稳定的采集茶园环境信息。
其他文献
本文建立了仔猪肺部组织微透析采样技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头孢喹肟(cefquinome)在血浆以及肺部组织透析液中的药物浓度,计算机程序处理数据得到主要药动学参数。本文的目的是为优化临床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给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以望提高疗效同时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6只猪麻醉后通过手术切开胸廓并暴露肺组织,用BASi公司生产的型号为MD-2005的微
铜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参与生物机体众多的代谢过程。然而动物摄入过量的铜会对动物机体产生毒性作用。已有研究表明高铜会导致动物免疫机能障碍,然而高铜对肉鸡免疫器官NF-κB信号通路和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对肉鸡饲喂不同铜含量的日粮,检测免疫器官脾脏、胸腺和法氏囊中NF-κB信号分子及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进而探讨高铜对肉鸡免疫器官NF-κB信号分子及相关炎性因子表达的
阿尔茨海默症(AD)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一种痴呆类型,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越来越高,但该病的具体发病机制还不明确。临床病例显示许多痴呆患者均伴有MAPT基因的突变,尤其是P301L突变。这说明该基因在AD的发生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在小鼠上已展开很多关于该基因的研究,但是啮齿类动物的基因组及大脑生理结构都与人类有着巨大的差距。而非人灵长类在这些方面与人类相似,所以在非人灵长类上展开相应研究具
近年来,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畜禽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尤其是腹泻疾病发病率极高,结肠炎作为腹泻疾病的一种给畜禽养殖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试验通过观察参苓白术散对2,4,6-三硝基苯磺酸钠(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肠道的影响,以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及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为参苓白术散在临床上治疗动物腹泻疾病提供一定
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是一种具有较高生物量生产力的新型能源植物。然而,木质素的存在极大地限制了象草细胞壁降解利用。为了能更好的开发利用象草,本研究克隆得到1个象草转录因子,并对它进行一系列的功能分析。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象草转录组拼接序列,设计引物MYB-F和MYB-R,以象草cDNA为模板,扩增得到一段长度为873bp MYB转录因子CDS序列,将其命名为PpM
本实验采用了线粒体分子标记(D-loop序列和Cytb基因),对来自广东地区12个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群体470尾鱼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研究对象来源于成鱼养殖场(C-河源、C-英德、C-珠海、C-茂名和C-中山)、种苗场(F-中山、F-台山、F-河源)、良种场(F-始兴)和野生群体(W-东江、W-西江和W-北江)。结果如下:广东地区草鱼野生群体和养殖群
兰引Ⅲ号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cv.‘Lanyin No.3’)作为我国南方地区运动场广泛应用的草坪草,近年来病害频发,严重影响了兰引Ⅲ号结缕草草坪的观赏性和应用价值。本研究对广东省广州市和深圳市7个兰引Ⅲ号结缕草建植的草坪进行调查,通过采集感病植株,利用常规感病植株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并通过形态与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式确定病原菌属种;通过对结缕草大斑病病原菌ZS-1和褐斑病病原
学位
现今时代,混凝土的建筑设施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较大,包括道路、桥梁、房屋、隧道、水库、大坝等等。但混凝土建筑由于循环荷载、疲劳累积损伤以及气候、天灾等原因变得脆弱甚至破损,而混凝土的裂缝是土木结构退化一个非常重要的警钟。因此,监测混凝土裂缝成为当下非常重要的工作。传统的混凝土裂缝检测方式主要包括人工检测、超声波检测方式。但这两种方法,人工检测法需耗费大量人力,以及环境等因素的限制而导致几乎无法执行检测
本文在团队研制的山地果园集中式电机驱动运输车基础上,为满足南方部分低缓山地果园对日益增加的果品和农资的运输需求,提高运输车轻简化程度、续驶里程和使用经济性,优化整车动力性能,结合低缓山地果园运输车的实际应用环境和性能需求,采用轮毂电机驱动技术对运输车的动力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并通过仿真分析和实车试验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首先,对轮毂电机驱动运输车的动力系统各动力性参数进行详细的计算匹配;在MAT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