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生菌根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土壤微生物中非常重要的一类真菌,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优良的外生菌根真菌与木本植物的根系形成外生菌根后,能促进寄主植物的生长,改善它们的营养状况,提高其抗逆能力。钾是森林植被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需要量仅次于氮,缺乏钾素会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研究表明,外生菌根真菌接种于树木的根系可以促进小分子有机酸的分泌,有效地提高树木吸收土壤中的难溶性钾,对于改善树木营养,促进生长有重要意义。试验采用从我国西南林区分离的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 Pt 715,采于四川西昌)、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L.Fr.)Gray,Ld 03,采于重庆缙云山)、三株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luteus(L.Fr.)Gray,Sl 01、Sl 06、Sl 13,采于重庆金佛山),硬皮马勃(Scleroderma 02,Sc 02,采于重庆金佛山),牛肝菌(Boletnus sp.Bo15,采于重庆金佛山)与从内蒙古林区分离的厚环乳牛肝菌(Suillus grevillei(Kl.)Sing.,Sg 99),亚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subluteus(Peck)Snell exSlipp & Snell,Ss00),(均采自于内蒙古大青山)为供试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外生菌根真菌28天,研究它们在不同钾浓度处理下的菌株的生长、H~+与小分子有机酸的分泌状况、以及对氮、磷、钾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外生菌根真菌在无钾时生长缓慢,供钾后生长加速。表明适量的钾素营养促进了菌根真菌的生长,缺乏会抑制它们的生长。其中,Ss 00与Pt 715的生长速率增幅最小,估计这两株外生菌根真菌可能较耐低钾,比较适宜低钾的土壤环境。供试菌株全部都能分泌草酸,除Pt 715外都能分泌乙酸,Sl 01、Ss 00、Sl 06、Ld 03、Sg 99、Bo15、Pt 715能分泌丁二酸,Sl 01、Sl 06与Pt 715能分泌柠檬酸,Sc 02能分泌甲酸。其中草酸的总量占有机酸总量的54%左右,表明草酸是外生菌根真菌分泌的主要有机酸。对多数外生菌根菌种(株)而言,无钾都促进菌根真菌分泌H~+、草酸、乙酸。总体而言,供应钾浓度高低对菌根真菌分泌氢离子无显著影响,不同供钾水平下供试菌根真菌对于草酸和乙酸分泌有一定的差异。在培养前期分泌草酸的速率都是最快的,中期则以一个相对稳定的速率分泌草酸,在草酸的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时,草酸的分泌速率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状态,表明培养液中过高的草酸浓度抑制了草酸的分泌速率。外生菌根真菌乙酸的分泌速率的动态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表明在前期乙酸的分解速率大于分泌速率,后期分解速率逐渐大于分泌速率。9种外生菌根真菌氮、磷、钾含量差异显著,说明不同菌株吸收氮、磷、钾的能力不同。钾对外生真菌含氮量的影响因菌株而异;供钾对多数菌株的含磷量无显著影响;菌株钾含量随着钾供应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外生菌根真菌氮、磷、钾吸收量随供钾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供钾水平高低对于外生菌根真菌的氮、磷吸收量无显著影响。供试菌株的生长、有机酸与草酸分泌量,以及氮、磷、钾含量和吸收量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源于内蒙古大青山的Ss 00与Sg 99菌株低于采于重庆金佛山和缙云山的菌株。考虑到北方土壤含钾量普遍高于南方,推测源于北方高钾环境的Ss 00与Sg 99不适合南方低钾土壤。看来菌株生物学特性与所处的生态环境是相适应的,其存在可能是环境选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