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on)是六倍体普通小麦的祖先种之一,D染色体组的供体种,广泛分布于小亚细亚、里海、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巴基斯坦和中国等地。通过形念学,同工酶和种子贮藏蛋白变异,以及RFLP分析等一系列研究发现,节节麦遗传变异类型远比普通小麦D染色体组变异丰富;并推测在由四倍体小麦与节节麦天然杂交、自然加倍进化成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过程中,参与普通小麦起源的节节麦的遗传变异相当有限。节节麦在生物和非生物抗性方面具有广泛的遗传多样性,如:抗条锈、叶锈、秆锈、白粉、眼斑等病害和抗黑森瘿蚊、抗蚜虫、螨虫、根结线虫以及抗冻、耐盐、抗干热胁迫和抗穗发芽等。 本研究对利用长休眠节节麦与四倍体小麦杂交,通过染色体工程技术,人工合成了双二倍体(RSP),并对该双二倍体(RSP)进行细胞学、形态学、穗发芽抗性的遗传与分子标记,以及低分子谷蛋白亚基基因的分子克隆进行了研究。 以四倍体小麦地方品种矮兰麦(Triticum turgidum L.,2n=28,AABB)为母本与长休眠的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on,2n=14,DD)杂交,杂种F1植株经0.05%秋水仙碱处理后获得矮兰麦—节节麦双二倍体(2n=42,AABBDD),取名为RSP。根尖细胞学观察为42条染色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