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中国湿地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来源 :吉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calib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作为地球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得天独厚的生态与经济价值日益为人们所熟知。面对湿地面积急剧缩小、生态危机频发的窘境,人们热切希望通过完善本国法律制度,实现对湿地有效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中国是个湿地大国,湿地类型丰富多样。据国家林业局2012年对我国林业情况最新的调查数字显示,我国现有100hm2以上的各类湿地总面积为3848万hm2,处于亚洲各国第一位、排在世界第四位[1]。全国自然湿地人均占有面积不足0.028公顷,只达到全球湿地个人平均应占有面积的13.15%。与森林和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拥有较为完善的法律保护客观现实相比,作为地球第三大生态系统的湿地的法律保护仍停留在地方性法规的层面,为上升至全国性湿地法律保护。湿地法律保护面临极为严峻的形式不仅受制于全国性立法的缺失,更体现为湿地立法过程的种种困难,如湿地的准确法律界定,湿地的产权界定,现有湿地管理交叉与湿地系统性保护的冲突等等。本文中,笔者一方面将对中国湿地保护法律制度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中国湿地法律保护存在的困境;另一方面通过对保护湿地的国际公约以及对主要湿地国家湿地保护立法经验的介绍,汲取国外较先进成熟的湿地立法经验。通过国内湿地生态保护法律制度体系的研究,笔者认为我国湿地生态保护法制体系的完善应着重考察以下路径:一是着手制定旨在实现湿地生态系统整体性保护的专门立法;二是立法方式对湿地进行内涵和外延的准确界定,并明确湿地权属;三是克服现有政出多门、错综复杂的湿地资源管理模式,尽可能的理顺并建立统一的湿地资源管理体制;四是构建公众参与制度,用法律的强制力保证制度运行。
其他文献
随着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国际经济交往更加密切,跨国企业不断增加,国际避税行为也变得日趋严重。由于国际避税会给各国带来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因此,加
<正>农村党小组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细胞"和"前哨阵地"。当前农村一家一户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对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了新挑战,传统的党小组设置模式,已越
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一个新兴的重要分支学科,是人力资本理论在会计领域的深入和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推行现状,着重研究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
以丹皮酚为先导,合成了丹皮酚缩1,3-丙二胺、丹皮酚缩2-羟基-1,3-丙二胺和丹皮酚缩糠胺3种丹皮酚席夫碱衍生物。琼脂扩散抑菌试验表明,丹皮酚及其衍生物对受试4种革兰氏阴性
目的探讨身心护理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对预后改善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本科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6年7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型教育方式、教育平台的兴起,微信平台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由于微信平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
北极地区是军事大国密布的地区,核威胁一直存在。近年来人类对北极能源和航道的开发更是直接导致了北极地区的再军事化。核设施的不断发展、核能利用中放射性事故的频发以及
在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旅游业已然成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型产业。而旅游业的发展也正从传统的观光型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向创新型精细型的增长模式迈进,同时,近年来区别于传
<正>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这对破解上海国有房地产企业遭遇的土地资源短缺、开发资金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