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太阳能一次聚集器焦平面上布置反射式二次聚集器,形成太阳能两级聚集器系统,是提高太阳能高温热转换效率,优化吸热腔内传热性能的重要方法。另一方面,常见的反射式二次聚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太阳能一次聚集器焦平面上布置反射式二次聚集器,形成太阳能两级聚集器系统,是提高太阳能高温热转换效率,优化吸热腔内传热性能的重要方法。另一方面,常见的反射式二次聚集器三维CPC(Compound Parabolic Concentrator,三维复合抛物面聚集器),曲面复杂,难于达到曲面镜反射技术精度。在相对粗糙的三维CPC壳体上粘贴梯形平面小镜,以平代曲,构成阵列式三维CPC,是近似实现三维CPC的反射聚光效果的有效途径。为此,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多棱台和单个三维CPC(Compound Parabolic Concentrator,三维复合抛物面聚集器)、三维CPC簇等反射式二次聚集器的单级、两级太阳光聚集传输特性进行研究分析。首先,通过交叉使用Pro E和Trace Pro软件,结合3D打印技术,设计定制了接收半角分别为45和50度,圆周方向划分块数?高度方向划分块数分别为6?4、6?5、6?6和6?1(六棱台)8种开口直径150mm阵列式三维CPC模型。基于CCD相机结合朗伯板,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实验测量了单级阵列式三维CPC模型的焦平面热流密度分布,通过模拟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阵列式三维CPC的聚光可行性以及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其次,采用Proe、Trace Pro、Tecplot、Fortran以及自编程软件,考虑光学误差等因素,模拟分析了阵列式三维CPC与抛物面两级聚集器的太阳能聚集传输特性,获得圆筒聚集器底部及侧壁面的聚集能流密度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由多个六边形阵列式三维CPC组成的三维CPC簇太阳能两级聚集器光路传输模型,模拟分析了该两级聚集器的太阳能光路传输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对比。通过研究,明确了单个阵列式CPC、三维CPC簇的单级、两级太阳光聚集传输规律,为反射式二次聚集器技术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关注节能减排,开拓发展新的清洁能源与减少现有污染排放成了世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人类大规模排放的温室气体为全球气候带来了极大的影响,2016年11月4日,我国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方案对到2020年我国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进行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十八大以来,我国初步创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统计指标体系和温室气体排放统计制度,启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重要且重大的改革,也是我国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中的一项硕果。解决目前司法实践中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设计初
由于人口老龄化,老人发生跌倒几率逐年增加,许多学者开始涉及跌倒检测这一研究领域。传统的检测方法一般使用单一的传感器,或者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取目标信息,以此判断跌倒行
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将精益生产技术与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有机结合,是目前最先进且有效的管理方法。该管理方法旨在通过生产系统的生产流程改进、操作速度提高、生产过程变异降低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本文以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思想为主线,以提高P公司机器运行效率为研究对象,研究精益六西格玛方法在提高P公司生产效率上的实际应用方法。本文针对P公司由于机器运行效率不足而造成产能低下问题,采用精益六西格玛
光无线接入网络作为下一代接入网络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具备无线网络的扩展性,灵活性和光网络的高带宽,可靠性。统计表明,5G时代海量的智能接入设备及设备对高速率、低时延应
利用太阳能构建人工光合作用产氢体系是解决能源危机的理想途径。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无机半导体和C3N4聚合物为代表的人工光合作用产氢研究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出版了大量
为研究不同水灰比高水材料的主要物理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利用MTS850岩石力学实验系统,对水灰比分别为5∶1、6∶1、7∶1的高水材料结石体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高水材料
瞬态剖面法是测量非饱和土渗透系数的一种常见方法,是指在进行瞬态渗流试验时,测定土样沿水流方向不同位置的体积含水率和基质吸力,以确定流速和水力梯度,流速与相应的水力梯度之比即可求得渗透系数。该方法所需试验仪器简单、操作方便,成为一种最常用测量非饱和土渗透系数的方法。然而,测试过程中含水率与基质吸力探头较大,因此土样要求较大,导致渗透时间较长;且探头插入土样内部,影响了土样完整性。因此,开发一种小型化
近年来,设备直通(Device to Device,D2D)技术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D2D通信允许彼此靠近的两个蜂窝网络终端设备不通过基站转发而进行直接的信息交互,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
多芯片组件实现了电子系统高效运转和整机小型化,受到广泛关注,其复杂的结构与服役环境使其寿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多芯片组件寿命长、结构复杂其寿命数据具有小子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