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纳米阵列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和光电传感的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2008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社会的发展严重依赖化石燃料,然而,化石燃料的过度燃烧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因此,开发新能源取代旧能源是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氢气、氨气作为环保和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现代的能源工业的生产中,依旧面临能耗大、污染严重和制备条件苛刻等问题。通过电化学法制备清洁能源是目前最有前景的途径,而高催化活性和高稳定性的纳米催化材料是这一途径中最重要的部分。贵金属电催化剂具有高效的催化性能,然而昂贵的价格、稀缺的储量和较差稳定性极大的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近年来,由于过渡金属纳米材料具备独特的电化学性质,可以替代贵金属催化剂。另一方面,过渡金属纳米材料能够增强表面物种的特异性吸附、聚集或催化等表界面行为,提高光、电催化性能及高灵敏分析检测能力。因此,过渡金属纳米材料也常常与纳米生物技术和荧光、光电等分析方法相结合,实现了疾病标记物的高灵敏检测,并为疾病诊断、环境与食品监测等相关重要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解决方案。本文围绕纳米材料在设计合成、表征、电解水、电化学氮还原和光电化学生物传感的研究展开一系列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低温溶剂热法、常温离子交换法以及阳极氧化法,制备了生长在泡沫铜基底上的嵌入氢氧化镍纳米粒子的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微米棒阵列(Ni(OH)2-TCNQ/CF)并探究其电催化析氧性能。Ni(OH)2-TCNQ/CF作为高效的电催化剂在1.0 M KOH中,达到50和100 mA cm-2的电流密度分别只需要322和354 mV的过电势。此外,Ni(OH)2-TCNQ/CF也展现出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可以保持其活性至少20小时。这一性能优于多数的碱性析氧催化剂,其原因主要为引入有机超导体TCNQ后,增加了材料的导电性;限域结构使得Ni(OH)2纳米粒子不容易团聚,能够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三维阵列结构能够增加电极的稳定性,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促进电解液和气体的扩散。(2)通过低温溶剂热法和常温离子交换法制备了生长在泡沫铜基底上的铁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纳米棒阵列(Fe(TCNQ)2/CF)。首先在泡沫铜基底上室温溶剂热法制备了铜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纳米棒阵列(CuTCNQ/CF),后经常温离子交换法将制备的CuTCNQ/CF浸没在含有Fe2+的溶液中进行离子交换制得Fe(TCNQ)2/CF。此电极在1.0 M KOH中达到20和50 mA cm-2的电流密度分别只需要321和353 mV的过电势,与其他铁基材料相比,Fe(TCNQ)2/CF具有优异的析氧性能。此外,该材料在2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能保持其催化稳定性至少25小时。(3)氨气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农业、塑料、制药、纺织等行业有着重要的应用,因此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工业合成氨主要依赖传统的哈伯法,这一方法以铁基和钌基材料为催化剂,在高温(300-500 oC)和高压(150-300 atm)条件下进行生产。该过程消耗了全球超过1%的能源资源,造成了300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本实验通过简单的两步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单质铜纳米颗粒(Cu NPs-rGO)作为一种高效的催化剂用于电化学氮气还原。当电压为-0.4 V时,Cu NPs-rGO的产氨速率为24.58μg h-1 mg-1cat.,所能达到的法拉第效率为15.32%。此外,该催化剂还具有极好的稳定和选择性。这一优异的性能得益于:还原氧化石墨烯具有大比表面积能防止铜纳米颗粒的团聚,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还原氧化石墨烯能够进一步增强单质铜的导电性;理论计算表明,与其他氧化价态的铜相比,零价铜更容易与氮气分子形成反馈π键,有利于氮气的吸附和活化。(4)基于生长在钛网上的硫化物纳米线阵列(WS2 NW/TM)双信号放大法检测乳腺癌抗原(HER2)。纳米金颗粒被葡萄糖氧化酶和特异性的多肽标记作为本实验信号放大的探针。葡萄糖氧化酶能够催化葡萄糖产生H2O2,它能够消耗WS2价带上产生的空穴增强WS2的光电信号。另外,引入局域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纳米金颗粒能够增强光电转换效率。WS2纳米线上缠绕了特异性的适配体,能够特异性的结合HER2抗原,而探针上的多肽可以特异性的识别HER2抗原。随着电极负载HER2的浓度增加,捕获探针的量也随之增加,光电信号增强。因此可以用来超灵敏的检测HER2。在检测中,夹心型电极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和灵敏度,HER2的浓度检测线性范围为0.5-10 ng/mL,检出限为0.36 ng/mL。这表明过渡金属阵列电极在传感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5)生长在泡沫铜基底上的CuO/Cu2O纳米线阵列(CuO/Cu2O NW/CF)通过醌-壳聚糖偶联法光电检测酪氨酸酶。该方法可以直接将电子受体固定在电极表面,增大了受体与电极表面碰撞的机会,从而提高了灵敏度。在可见光照射下,CuO和Cu2O价带上的电子都被激发到它们的导带上,同时它们的价带上留下空穴。Cu2O导带上的激发电子被注入到CuO的导带中,并立即被醌类物质消耗。CuO价带上的空穴内转移到Cu2O的价带上,并被泡沫铜上的电子消除。在此过程中,将醌类化合物固定在电极表面能够有效的捕获电子,进而提高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此生物传感器可在0.05 U/mL至10 U/mL的线性范围内实现快速响应,检测限低至0.016 U/mL。
其他文献
由于快递末端配送服务的客户数量多、位置分散,而且服务时间等需求差异大,所以一直存在着配送成本高、取送件不及时等问题。虽然智能柜及他人代收等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应用提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数据获取方式的多样化使互联网中的数据呈爆发式增长,如何处理海量数据并为用户推荐其感兴趣的信息成为了数据库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轮廓查
学习率衰减策略是深度学习算法优化中常用的学习率设定方法,好的学习率设定方式可以训练出更好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因此,如何设定好的学习率衰减是深度学习领域的一个前沿问
本文主要对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的模型未知问题和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局部线性化方法,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系列智能自学习控制方案。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总结如下:第一,针
随着潜艇下潜深度的不断突破,实现大深度发射成为了水中武器发射系统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假海试验平台是支撑大深度水中兵器发射关键技术研究的重要基础试验设施,假雷接收装
生物传感技术对生命科学研究、临床医学检测、环境安全评估、食品卫生检测等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检测手段的发展,生物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和灵敏度也取
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汽车工业正经历着一场重大变革。以自动驾驶与辅助驾驶系统为代表的产业革命在快速推进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在安全问题上,如何让系统在不
生物传感器是生物活性材料(酶、蛋白质、DNA、抗体、抗原、生物膜等)与物理化学换能器有机结合的交叉学科,是发展生物技术必不可少的一种先进的检测方法。因其具有选择性好、灵
近年来,随着电动车辆及无线充电技术的快速发展,采用无线充电方式对电动车辆进行电量补给成了未来电动车辆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而无线充电效率较低,尤其是在车载接收装置与
现如今高速发展的智能化生产领域中,目标检测算法逐渐成为许多计算机视觉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目标检测任务旨在帮助人类能够高效且快速的找到需要定位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