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学会关心”的教育理念。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不少学校逐步开展了“学会关心”的活动及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看,青少年的自我关心情况仍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只关心自己”和“不关心自己”的情况。高三学生作为不同于大学生和初中、小学生的群体,由于其特殊性而被中国千千万万的家长何老师倾注了极大的期望,也被社会各界赋予了极高的关注度,因而他们也会更重视自己的学业、专业等的发展。在精神上和身体上,也背负着比之前的学习阶段更大的心理压力,面临着更多的情绪问题,在这种紧张的状态下,他们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也会与他人之间产生某种冲突。而自我关心使得他们关既能关注自己,也能同时照顾别人的需要。本文主要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高三学生相关主题作业的分析,找出当前高三学生在自我关心方面存在的优缺点,并且提供教师、家庭、自身方面的建议。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对国内外自我关心等的研究现状等进行了文献梳理,概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卡罗尔·吉利根和内尔·诺丁斯的关心伦理学的思想内容,为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高三学生应有的自我关心的基本框架,为之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的分析作铺垫。第三部分以第二章的框架为基础,对收集到的学生作业进行编码、统计,分析高三学生自我关心的现状。第四部分针对高三学生自我关心情况的改善,提出较为可行的建议。首先是教师方面,除了其自身应当承担关心者角色,还应该在课堂教学、评价、关心的实践等方面做出改进;其次是家庭也应当多换位思考和增加相关内容的教导;再次是学生自己也应该学会自我和自我欣赏、增强反思能力和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