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直农话报》与晚清直隶农业传播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an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朝末年中国传统农业已不能适应社会需要,西方近代农业科技逐渐传入中国境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直隶高等农业学堂的学生于直隶省保定创刊《北直农话报》,它为直隶甚至中国北方地区农业由传统走向近代做出了卓越贡献。本文将从新闻传播角度考察该刊的媒介形态、传播内容、传播模式等,并分析其浓郁的地方特色为该刊带来的影响和表征。笔者搜集到该刊的部分原件,以此为基础并结合其他历史资料主要采用历史文献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北直农话报》是北方最早的农业科技期刊,它以“振兴农业、开通民智”为办刊宗旨,其传播模式表现为典型的复合传播,贯通课堂教育传播—期刊传播—社会教育传播。它是袁世凯在直隶地区推行新政的产物,并打上了区域政治文化的鲜明印记。此刊尝试用农业戏曲、农学诗歌、农学小说等文艺体裁传播农业科技内容,并开创我国科技白话文的先河。《北直农话报》倾力打造“兴农强国”的舆论氛围,提倡实业救国,激发民众的爱国思想。在传播渠道上该刊对西方近代农业科技进行了第三次传播,其流程为:西方近代农业科技——西方近代农业科技经日本学习——直隶高等农业学堂的日籍教习以及经翻译的日文教材——直隶高等农业学堂学生创办的《北直农话报》——中国北方广大农民。它是最尖端的西方近代农业科技与最终端的中国野老田夫之间最关键的联结者。
其他文献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大众传媒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传媒以特有的方式对现实进行建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认知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判
湘绣起源于湖南省长沙民间刺绣,属中国四大民间刺绣之一,为以长沙市为中心的手工艺产品刺绣的总称。根据考古发掘,湘绣在长沙最迟不晚于汉代,已有2000多年历史。湘绣主要以纯
期刊
万科都市花园工程地下2层,地上23层,全高72m,总建筑面积36428m2,采用现浇剪力墙结构.一至三层裙楼为商用房,四层以上分成2栋独立塔楼,为高级住宅.裙楼三层顶板(2700m2)设计为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他生于城市,但画笔之下描绘的却是乡间生活。从传统到现代,再到民间美术,他兼收并蓄,以纯粹个人的方式在其间找了一种独特的平衡。他身处时代之中,但是却通过艺术语言让作品
外跨式楼梯如果采用常规方法施工比较麻烦,而且不易控制质量.我们在施工中采用先预制后安装的方法,取得很好的效果,下面介绍其具体作法.
本论文的研究课题为网络歌曲的文化传播,研究材料来自笔者对2001年至今网络歌曲的研究分析,尤其以点击率高、社会流传度广的网络歌曲为研究的样本与模板。   网络歌曲是一个
该项目是为英国皇家地理学会,连同英国地理学者协会(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建造的一下用于研究、公共展示区和档案存放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