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转码新技术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bcd_118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信网、互联网和电信网的相互渗透为视频应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ASIC工艺的飞速发展、CCD技术、视频设备处理能力和屏幕分辨率的不断提高给视频压缩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从1995年到2010年短短的十五年期间国际化组织制定的视频标准就超过九种。多种视频压缩标准的共存、网络的异构性和视频设备的多样性与视频格式的多样化,导致视频设备、网络和原始视频格式之间出现兼容性问题。视频转码是一种有效解决这种兼容性问题的技术。它伴随着视频压缩标准的出现而诞生,不仅能改变视频码率大小以适应网络带宽的要求,还能解决收发设备之间采用不同压缩编码标准、不同码率、不同视频图像空间解析度以及不同帧率之间的兼容性问题。本文的研究工作围绕视频转码技术展开,讨论它的新技术以及发展方向。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体现在:1.结合像素域和DCT域各自优点,提出一种像素域与频域相结合的视频图像上采样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能获得比基于DCT域的上采样算法高达1dB的PSNR增益,比传统Wiener滤波器法高达8dB的PSNR增益,并同时获得更加清晰的主观效果。2.设计出一种基于运动估计的鲁棒接缝寻找法实现视频序列的抽线过程,为基于视频内容的空间分辨率转码作出了有益的贡献。3.提出了一种充分利用输入码流中先验信息确定转码初始量化值的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而更加精确的转码码率控制算法,在不同码率和不同视频复杂程度的情况下获得了更高的视频质量。4.针对网络带宽变化大的特点,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视频采样压缩进行大幅度降低码率的方案,并提出了一种提高任意采样系统性能的反馈算法。与单纯增加量化步长降低码率的方案相比,本文提出的采样压缩方案在低码率情况下能够获得非常明显的主观质量提升。5.提出了SVC码流随机切入点插入的转码方法和SVC空域分级码流到H.264/AVC的转码方法。在结合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本文方法比FDR(传统意义上转码效果最好的方法)更好的原因在于FDR仅利用了重构视频序列的信息进行二次编码,只能获得在约束条件下与重构视频序列“最像”的视频码流,但是此重构的视频序列与原始序列已经发生了偏差,因此与重构视频序列“最像”不等同于与原始序列“最像”。而本文设计的随机切入点插入转码方法与SVC空域分级到H.264/AVC的转码方法充分利用了输入码流中的先验信息,尽可能地转码出与原始序列“更像”的视频码流,因此能够获得比FDR更高的视频质量。与此同时本文方法相对于FDR减小了绝大部分的运算复杂度。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1985~1989年佛山市主要纳污河流汾江河涌底质重金属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底质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分布、重金属在底质中的累积及其相互关系。表明河涌底质重金属含量沿河分
本文叙述了用次氯酸钠和活性炭处理萤光废水、回收二溴萤光素的综合利用方案,并对此方案进行了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分析。试验表明这种综合利用方案是可行的。解决了污
准确权重是环境质量评价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已知的定权方法并把它们分为六大类。应用模糊数学的观点探讨了权重的内涵,首次提出了模糊权函数理论,权重就是模糊子集
<正> 前言制粉厂、淀粉厂、酿造厂和食品厂每天都要排放出大量废水。废水中含有淀粉类悬浮物和其他有机物质,并带有颜色,且味臭。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普遍都很高。废水日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支气管黏膜组织超微结构的病理变化。方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肿瘤或结核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时于不同肺段支气管取非病灶支气管黏膜及黏膜下组织,行超
为改变职前教师数学阅读能力较差的现状,对学校2010级和2011级职前教师数学阅读能力培养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分两个阶段,主要通过阅读教科书获得教与学需要的MPCK,借助试教
近年来,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受到研究学者以及工程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同于传统相控阵雷达各发射单元只能发射相干信号,MIMO雷达各发射天线可发射任意信号,此即所谓的
3D打印是基于离散、堆积原理的一种崭新的加工方式,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与制造技术多学科融合发展的产物。目前,一些教育机构和组织已经开始重视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3D
食品药品检测是确保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食品药品生产的一个核心环节,为了确保食品药品的检测结果较为准确可靠,重点加强对于相关技术手段的创新优化必不可少,其中近红外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