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阵列微管神经支架的制备及其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a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胶原阵列微管神经支架的制备目的构建具有仿生结构的组织工程神经支架。方法采用本课题组改良的梯度冷冻干燥技术,以胶原蛋白为原料,制备阵列微管神经支架,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其内部微观结构。结果本实验成功制备具有仿生结构的组织工程神经支架,扫描电镜下观察,支架纵切面为轴向近似平行排列的微管样结构,微管内径较均一,管径大小在22~60μm之间(平均38.24±12.31μm);支架横截面为排列基本规则的蜂巢状结构,且轴向微管之间具有大量相互连通的孔状结构。该支架的制备材料和内部结构均与正常的神经基底膜相似。结论利用本课题组改良的梯度冷冻干燥技术所制备的神经支架在材料和内部结构两方面高度仿真正常的神经基底膜,满足了组织工程神经支架材料与结构的仿生学要求。第二部分胶原阵列微管神经支架临床安全性的初步研究目的初步评价本课题组自主研制的胶原阵列微管神经支架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临床安全性。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自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共入组5例8处上肢周围神经缺损,包括指神经6处、前臂内侧皮神经2处,缺损长度18~30 mm,平均23.8 mm,均采用课题组自主研制的胶原阵列微管神经支架进行桥接修复。术后常规预防感染,不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对患者进行随访,通过观察局部伤口愈合情况、全身反应情况,并检测血常规、生化等指标,对该神经支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5例患者均如期获得随访,所有患者未发生感染、过敏、肝肾功损害等不良事件: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伤口局部无红肿、渗液、破溃;患者无发热、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全身不适症状;血常规、生化等检验结果均正常,比较术前、术后的检验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研究表明胶原阵列微管神经支架桥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未发生临床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是安全的。第三部分胶原阵列微管神经支架临床有效性的初步研究目的初步评价胶原阵列微管神经支架用于临床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自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采用本课题组自主研制的胶原阵列微管神经支架桥接修复所纳入5例患者的6处指神经缺损,缺损长度18~28 mm,平均21.7 mm。通过随访,对所修复指神经支配区的皮肤感觉进行痛觉、触觉、两点辨别觉等检查,按照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BMRC)感觉评定标准(1954)对指神经的感觉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末次随访时间为6~14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被修复指神经的感觉功能均得到改善,其中3指末端指腹测得静止两点辨别觉分别为4 mm、7 mm、8 mm,按照BMRC感觉评定标准(1954)评定:S4:1例1指,S3~+:2例2指,S2:2例3指。结论初步研究表明胶原阵列微管神经支架用于临床桥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是有效的,能够促进患者损伤周围神经的再生和功能的重建。
其他文献
下二门油田属于河南油田的一个老区快,1997年投入生产。由于常年注水注聚开发,且油层渗透率高、连通性好,导致目的层压力系数高,形成高压层段,而上部地层疏松、承压能力低,井筒内高压和易漏失层共存,在钻进过程中容易发生井控失控的风险。为了解决此类问题,计划先从理论上分析各因素对地层压力的影响,再结合区块实际资料,对井区进行压力预测,并进行停注泄压优化研究,降低钻进过程中的风险。首先,利用解析公式推导数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结构的要求越来越走向轻质化、可展开等方面,因此板壳结构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已经在航空航天、机械、工程等领域被广泛使用。薄壳结构由于其厚度很小在具
研究目的:评价基于术前外周血中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清白蛋白水平的FA评分(FA score)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意义。内容:卵巢癌是当今困扰女性患者最大的妇科恶性肿瘤杀手。
在地下水数值模拟中,模型参数的网格尺度往往大于参数的测量尺度,为此常涉及到参数的尺度提升。合理的尺度提升方法既能有效提高计算效率,又能保证模拟精度。本文引入拉普拉
碳纤维复合材料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领域,而传统加工方式无法高效高质量切割加工该材料,不利于其更为广泛的应用。对于磨料水射流切割金属、玻璃、陶瓷和金
辽河保护区位于中国东北地区西南部,是我国第一个以保护河流为目的成立的保护区。本文以辽河保护区典型湿地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盘锦滨海湿地、七星库塘湿地和福德店河口湿地氮化学形态的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室内模拟实验进行季节环境因子(温度和水分)对湿地氮素影响的研究,并初步探讨了生物炭和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对湿地氮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湿地土壤垂直方向上,盘锦滨海湿地和七星库塘湿地土壤
耕地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它作为人类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资源,耕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粮食安全问题。随着21世纪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大量优质耕
化石能源的弊端显而易见,能量效率低、污染大、并且近年来化石能源日趋枯竭,能源供应安全问题凸显,提升清洁能源在能源中的比重是大势所趋,人们对新能源的开发愈发重视。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能源,海洋能源的开发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能源研究的主要方向,众多波浪能、海流能发电装置层出不穷,如何提高能量利用率和可靠性成为海洋能发电装置研发的关键问题所在。目前的出现的海洋能装置大多独立发电,效率不高
复杂装备制造技术的升级是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条件之一,由于其功能多、装配流程复杂、装配精度要求高,其装配过程质量对装备的使用和顾客满意度度有着重大影响
轻量化设计是结构设计中研究的重点,通过结构设计在保证质量减轻或者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结构的力学性能是研究的难点。圆管作为常见的轻量化设计元素被结构设计广泛利用,对于圆管其承压与吸能特性的研究也较为热门,但多集中于研究其轴向的承压吸能特性,对于径向承载性能的优化设计较少。本文以毛竹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毛竹径向材料、结构及力学性能之间的联系。发现在毛竹壁径向截面中,由薄壁细胞和维管束组织组成的枝状结构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