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教学:乡土文化教育有效途径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in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乡土文化作为一种非主流文化,日益受到社会主流文化的排挤,正处于逐渐被边缘化的境地。而教育作为传播文化的主要机制,对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如何利用教育机制来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渗透教学方法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本论文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关于乡土文化教育和渗透教学现有研究的一个简介和梳理。  第二部分,说明了乡土文化教育目前面临的困境:乡村学校传承乡土文化教育的功能被弱化,乡土文化的传承人面临断层的危机和乡土文化教育的氛围正逐渐缺失。在了解困境的基础上,对问题的出现进行了原因分析:第一个原因是乡土文化的流失,由城市化引起的乡土文化的流失和由农村人口空心化引起的乡土文化的流失。第二个原因是教育与乡土文化的疏离,学校教育忽视乡土文化的价值以及没有好好利用乡土文化这个宝贵的教育资源。  第三部分,阐述了渗透教学的特征类型、实施依据与基本要求。渗透教学的特征主要有趣味性、创新性和资源整合性,它的基本类型按划分的标准而定。理论基础有:唯物辩证法、夸美纽斯教学论、建构主义教学论、学习迁移理论。对实践的梳理主要是从中国古代的渗透教学以及渗透教学实施的经验与效果两方面进行的。实施乡土文化渗透教学的基本原则有:主要与次要需分明、简单与复杂要适度、广博与准确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以及显性与隐性相结合。  第四部分,阐述了实施乡土文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的必要性:是解决乡土文化教育困境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农村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之后从两个角度说明了在教学中实施乡土文化的可行性并以举例的形式进行了更为具体的说明。  第五部分,这部分的内容是本论文的重点内容,对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进行一个探讨。首先是对乡土文化教育目标的一个研究,其次论述了在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的途径:学科教学方式和社区活动方式。接着以具体课例的形式进行了在教学中实施乡土文化的实践探索。最后阐述了在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的效果评价,主要以学生、教师、学校三个维度进行说明。  希望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探讨,深化对在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的研究,为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做出微薄的贡献。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已经取得了重大发展,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也已经建立起来,尤其是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动车组和高铁的出现更是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大大
随着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全球村”的形成。由于语言和文化联系密切,在外语教育中融入文化教学的必要性一直得到很多学者和
本研究采用心理传记学方法,以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创作的文学作品、本人的自述和他人的评价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多种心理学理论对莫言的生活经历和感受
在整个中国改革发展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状况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他们的教育权利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失学儿童过早进入社会,由于缺乏知识和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在中职教育追求内涵式发展的今天,学校作为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需要通过学习需求分析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研究在职业能力视域下,以中职学生学习需求分析为核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把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中国的教育公平”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手段之一。要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农村教育、办好
本刊讯2014年9月30日,湖南省湘潭市首家农村中心运检所洛口中心运检所挂牌成立,正式实行了湘潭农电配网运维检修业务的集中管理。
县域旅游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县域旅游发展模式的选择关系到一地县域旅游发展的水平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本文结合洛阳栾川旅游业的发展,分析了洛阳栾川旅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水电工程施工行业间的竞争力亦随之不断增强,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这就要求施工企业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其中抓好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