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犯罪的非法占有目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se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财产犯罪中的取得型财产犯罪、部分经济犯罪及贪污受贿犯罪均要求以非法占有目的为构成要件,不同国家对此问题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规定,本文的研究范围限定在财产犯罪之内。非法占有目的是刑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财产犯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通常认为具有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重要功能,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质疑之声,两种意见的争论几乎关涉到非法占有目的的所有研究问题。因此,在非法占有目的于财产犯罪是否必要的争论探讨下,厘清争议焦点问题,对相关问题予以系统梳理,对理论的发展与实践问题的解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此为基本指导思想,从财产犯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必要性讨论出发,针对非法占有目的的地位、功能和内涵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总结关涉非法占有目的中的实践难题,并运用上述理论予以说明、论证和解决。本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非法占有目的在财产犯罪中的地位。本部分先将关于讨论非法占有目的是否必要的学说予以述明,最终立足我国实际,结合财产犯罪特点得出非法占有目的对财产犯罪是必要的结论。在确定了非法占有目的在财产犯罪宏观上的地位后,深入探讨同样作为主观要素的犯罪故意与非法占有目的的关系,通过介绍目的犯和犯罪故意的基本原理,得出结论:非法占有目的是独立于犯罪故意的主观超过要素。第二部分,财产犯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内涵。在确定了非法占有目的的地位后,继续分析非法占有目的的内涵。首先介绍了国外对于非法占有目的内涵的界定情况,分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部分。接着介绍我国对非法占有目的内涵理解的学说并对其进行评析。最终,综合国内外学说观点,立足我国实践,认为我国财产犯罪的非法占有目的的内涵可以选择适用日本的通说,即同时包含排除意思与利用意思。第三部分,非法占有目的的实践问题展开。财产犯罪的非法占有目的研究最终定位是解决实践问题。针对实践中常见和多发的使用盗窃行为和行使权利行为,由于其行为方式与财产犯罪的行为方式相似,因此,如何认定其行为性质在理论及实践中也普遍存在着争议。与此同时,实践中还存在这样一个认定难题,即基于毁坏目的窃取他人财物后予以毁坏的行为,对该行为的认定过程能够体现出非法占有目的具有区分盗窃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功能。本部分通过比较分析理论上的不同观点,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对该问题的处置现状,运用上述理论来论证非法占有目的为解决其定性问题的关键。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微量化学外加剂(无机离子盐、有机类化学外加剂)对硅酸盐水泥强度形成的影响和作用机理。通过研究微量化学外加剂对硅酸盐水泥宏观性能和微观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硅酸盐
目的观察晚期肿瘤患者化疗期服用甲地孕酮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 74例接受化疗的晚期肿瘤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成治疗组(化疗加甲地孕酮)37例,对照组(单用化疗)37例.治疗
本文以美国德克萨斯州Stratton油田生长断层体系作为研究对象,从三维地震勘探和构造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出发,结合区域地震、地质、测井等资料,进行研究区三维地震构造解释。利用方
第一部分:年龄对于结直肠癌预后影响的初步分析[目的]年龄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目前存在很多争议,以及以多大岁数作为年老者和年轻的界限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本研究的目的
<正>各高校对于做好社会转型期的食堂工作,都有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结合我校食堂工作的实践,从九个方面谈谈一己之见。一、科学发展是做好社会转型期高校食堂工作的先决
目的探究农村居民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4月采用抽样的方法抽取高安市720名农村居民,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农村居民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
均匀材料表面除镜反射方向的其他散射方向光辐射强度都较微弱。采用信号参量估计中的最大似然估计,应用相关检测技术,利用被测信号与背景噪声不相关特性,设计了适于微弱光电
挤出成型中遇到的最严重问题是熔体破裂,应用含氟改性剂可很好地消除熔体破裂现象.介绍了含氟改性剂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树脂挤出性能的影响及表面性能的改善.结果表明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为
耳鸣是耳部疾病的常见症状,病因复杂,目前对其机理了解较少,尽管西医对耳鸣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目前尚没有一种得到医学界公认的有确切疗效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耳鸣具有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