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指一组由脊髓前角细胞变性所致的近端肌肉无力和萎缩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该病根据临床特点、起病年龄及所能达到的最佳运动功能分为常见的Ⅰ~Ⅳ型及少见的远端型、慢性不对称型等.其中儿童型(Ⅰ~Ⅲ型)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在活产儿中发病率为1/10000~1/6000,携带者频率为1/60~1/40,是儿童期第二位致死性遗传性疾病.而SMAⅣ型(成人型)及其它少见型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显性遗传和X连锁等多种遗传方式.目的 1.对SMA患者及其直系亲属,检测SMNt基因缺失情况,进行基因学研究.2.对无SMNt基因缺失的儿童型SMA患者进行SMN基因编码区微突变检测.方法收集1997.03~2003.07经临床和肌肉活检确诊的SMAⅠ~Ⅳ型及远端型、慢性不对称型共60例,直系亲属43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检测SMNt缺失情况,筛选出无SMNt缺失的Ⅰ~Ⅲ患者及其直系亲属,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结合DNA序列分析的方法,进行SMN基因微突变分析.结论 1.检测SMNt外显子7缺失可替代EMG、肌活检,作为儿童型SMA的确诊手段.2.对无SMNt外显子7缺失的Ⅲ型SMA患者,要结合临床诊断.3.Ⅳ型和其他型未见SMNt缺失,支持其致病的遗传基础与Ⅰ~Ⅲ型不同.4.该组无SMNt缺失的Ⅲ型患者未发现微突变,提示存在遗传异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