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CO浓度和能见度检测技术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zhongya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隧道在公路建设中的使用越来越多。而隧道作为一个较封闭的场所,空气流动和交换不足,很容易造成汽车排放的CO尾气和细颗粒污染物积累,使CO浓度增高、能见度变差,严重危及人身安全和行车安全。所以,对隧道中的CO浓度和能见度进行实时检测意义重大。本文旨在研究隧道中CO浓度和能见度的测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制相应的检测仪器。文章的创新点在于选择了抗干扰性能很好的气体滤波相关原理测量CO浓度,消除了隧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横向干扰气体对CO测量结果的影响;同时,采用透射法测量隧道中的能见度,并将二者测量方法结合起来,共用信号采集处理电路和机械结构,在一台仪器上实现了CO浓度和能见度的同时测量。 论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比较CO浓度的各种检测方法,在分光和不分光红外光学吸收法优缺点相比较的基础上,针对隧道环境中测量CO浓度的具体要求,选择了气体滤波相关法测量隧道CO浓度。并对气体滤波相关原理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了详细推导,建立了数学模型。 2、通过比较能见度的各种测量方法,考虑隧道中测量能见度要求采样体积大,同时结合气体滤波相关原理测量CO浓度所需的机械结构特点,选择了可以共用一套机械结构的透射法测量能见度。并对透射法测量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建立了数学模型,而且提出了软件方法实现仪器参数自动标定的思想。 3、选择了用于CO浓度测量的红外探测器和光源,同时选择了能见度测量所需的PIN光电二极管和大功率LED光源。 4、详细设计了整个系统的硬件电路。包括CO浓度信号检测和放大电路,能见度信号检测和放大电路,CPLD和ARM相结合的信号采集、处理和控制电路。 5、根据气体滤波相关法和透射法的特点,设计了系统光路和机械结构,实现了结构共用,而且二者采用了类似的光路,使光路调整简单方便。 6、进行了有关实验,完成了硬件电路调试。
其他文献
基于环境振动能的微型振动能量收集器已成为解决各种超低功耗微电子器件与系统微电源的使能技术,如何进一步提高微型能量收集器输出功率,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论文将开展基于压电-电磁机理的微型复合振动能量收集器关键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需求背景。论文针对微型振动能量收集器存在输出功率和输出电压低难以满足应用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共用带永磁体质量块的MEMS压电悬臂梁阵列和感应线圈构成的压电-电磁微型
柴油机以其优良的燃油经济性和运行可靠性成为交通运输领域的主要动力装置,但柴油机产生的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对其应用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减少NO_x排放已成为当今柴油机研究的热点。通过优化柴油机运行参数控制NO_x排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建模与柴油机台架试验,以计算机仿真为研究平台,进行了柴油机NO_x排放影响规律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GT-Power仿真平台,进行了某V16型柴油机的模型搭
为探究生物刺激素产品在春季花椰菜绿色防控生产中的应用效果,2019年在北京市大兴区开展4种生物刺激素对花椰菜生产的影响试验,比较植株长势、结球率、单球直径、单球质量、
储罐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行业。作为关键生产设备,储罐长期工作于恶劣工况下,易发生泄漏,不仅造成经济损失,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伤害。为确保储罐安全运营,有必要研究储罐检测方法。目前,对储罐检测一般采取开罐检测方法,需要停产、倒罐,存在检测辅助周期长、费用高的缺点。本学位论文结合国家质检行业公益专项项目“承压设备漏磁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和设备与标准研制”,深入研究了储罐底板漏磁检测方法,开发了适用于不开罐的在
课题组研究的以应用于航空机载视频系统为目标的高清视频编码系统解决了当前机载视频系统编码效率低、视频清晰度不足等问题,但仍然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航拍等机载视频一般
本文以“窄脉冲时域反射仪的设计”课题为背景,针对该仪器产生的波形特点:在同一次测试中多次启动发射电路将产生一个固定的波形。对该固定波形,采用精确设计采样点,把高速数
学位
声源定位是声源识别的目的之一,波束形成技术可通过非接触测量获得噪声源的位置分布和强度量化结果,从而确定主要噪声源,这对减振降噪措施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