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疗法治疗Colles骨折桡骨长度丢失情况的研究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1992zhangshu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五种保守固定方法治疗Colles骨折的疗效及影像资料中桡骨长度丢失情况的分析比较,为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04年6月-2010年10月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潍坊市中医院创伤骨科门诊采用五种固定方法治疗Colles骨折150例病人完整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其中A组:手法整复小夹板轻度掌屈尺偏位外固定30例,B组:手法整复桡背侧石膏托掌屈尺偏位外固定30例,C组:石膏夹板中立位固定30例,D组:先夹板后石膏功能位固定30例,E组:先石膏后夹板固定30例。通过门诊或通讯方式进行随访六个月至七年,平均18个月,最终从影像资料(桡骨长度丢失情况)、术后平均骨折愈合时间、近远期疗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方面对关节外及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不同固定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关节外骨折:五种固定方法桡骨长度丢失≤3.5±0.35mm;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别;腕关节功能恢复以先夹板后石膏功能位固定组恢复最佳;桡骨长度丢失以单纯小夹板组丢失最多,但总体而言,关节外骨折桡骨长度丢失不明显,且远近期对腕关节功能影响不大。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桡骨长度丢失在6.47±0.35 mm之间,夹板与石膏结合组优于其它组,单纯小夹板组效果最差;远期腕关节功能影响大,关节内粉碎型骨折保守疗法总体疗效不佳。结论:1.保守疗法适宜于治疗关节外Colles骨折,疗效确切可靠;而不适宜于治疗关节内粉碎性Colles骨折。2.桡骨长度的丢失源于骨折断端受力不均,骨折间隙的压应力与张应力的不均衡是导致桡骨短缩及骨折畸形愈合的根本原因。3.Colles骨折整复后第三日桡骨长度丢失较大,至第三周达到最高峰,之后变化不明显,至第四周趋于稳定。4.先夹板后石膏功能位固定组疗效优于其它组。
其他文献
实验室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有着日趋明显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加大了实验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潮气量对体重超过重或肥胖患者机械通气效果的影响,寻求一种使体重超重或肥胖患者充分氧合、避免过度通气和降低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ILI)发生风险的理想通气
目的本研究通过下颈椎骨折脱位椎间盘MRI表现与手术中颈椎间盘造影表现进行对比研究,探讨术中颈椎间盘造影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同时评估术前MRI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消肿活血方配合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并比较超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与改良型双侧钢板内固定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本中
经济全球化发展,使得以质量为焦点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国际标准化组织首次发布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该标准总结了世界各国质量管理系统运作的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手术(SMT)、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术(VAMT)及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自发性气胸(SP)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2004年1
目的:采用超声技术探讨糖尿病患者胆囊排空功能的改变及其发生机制。方法:超声测定24例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患者(AN组)、16例不合并自主神经病变患者(NAN组)及20例正常对照
肌松药的应用是全麻诱导插管、维持的一个重要环节,尽管肌松药在成人中应用的结果已经比较完善,但是婴儿由于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对肌松药的分布、代谢与成人不同,目前肌松药在
目的通过解剖学观测、临床应用研究,评估后内侧解剖钢板(PmAP, Posteromedial Anatomical Plate)结合正骨手法微创治疗伴前方软组织损伤的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
目的:回顾性分析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中空加压螺丝钉手术治疗术后,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因素,探讨接骨丹片在预防股骨头坏死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