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FGM发酵对黄芪根、茎、叶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63268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芪药用资源的利用多限于根部,黄芪茎叶却被大量地废弃,造成了中药资源的严重浪费。本试验利用分离于鸡肠道的非解乳糖链球菌FGM、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FGM,分别对黄芪根、茎、叶进行了发酵处理,比较了不同菌株发酵对黄芪根、茎、叶主要活性成分黄酮、皂苷和黄芪多糖提取影响,旨在为黄芪茎、叶的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1)采用非解乳糖链球菌FGM对黄芪的根、茎、叶进行了发酵处理,通过发酵前后主要活性成分黄酮、皂苷和黄芪多糖的含量变化,分析了发酵对黄芪的根、茎、叶活性成分提取的影响。结果显示:黄芪根、一年生茎、两年生茎、一年生叶、两年生叶发酵后,多糖和总皂苷均有增加,多糖增率依次为177.46%、227.27%、207.11%、170.61%、182.28%;皂苷增率依次为68.50%、55.91%、55.71%、40.93%、46.13%;黄芪根、一年生茎、两年生茎中总黄酮也有增加,增率依次为55.67%、33.68%、30.04%,而黄芪叶中该成分呈下降趋势。提示:非解乳糖链球菌FGM发酵,可提高黄芪根和茎中主要活性成分多糖、皂苷、黄酮的提取率。(2)采用两步发酵法,即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对黄芪根、茎、叶先进行固体发酵处理,再利用非解乳糖链球菌FGM对固体发酵水提取物进行二次发酵。结果显示:黄芪根、一年生茎、两年生茎、一年生叶、两年生叶发酵后,多糖的含量有所增加,多糖增率依次为93.41%、156.05%、132.51%、123.81%、121.63%。提示:此法虽然可提高发酵产物中粗多糖的含量,但其对多糖的提升作用并不及采用单一非解乳糖链球菌FGM发酵,这可能与第一步发酵时黄芪多糖的不完全提取有关,需要进一步的试验研究。(3)开展了非解乳糖链球菌FGM菌株发酵提取黄芪多糖的中试放大工艺参数研究。结果显示:菌株复苏后传至第4代、培养时间为6-8 h左右进行接种大罐发酵,温度为39℃、接菌量为5%、pH值为5.4、发酵时间为48 h时,黄芪多糖的增率可保持在240%左右。提示:采用非解乳糖链球菌FGM发酵黄芪根,可显著提高黄芪多糖的含量。(4)采用非解乳糖链球菌FGM菌发酵黄芪,追踪了0-72 h发酵过程中细菌数量和黄芪多糖的浓度变化,结果显示:细菌数量在0-36 h逐渐增加,在36 h后逐渐减少;多糖浓度在0-24 h先增加后减少,在24-48 h逐渐增加,48 h后逐渐降低。提示:细菌在增值阶段首先利用了发酵液中的部分糖成分使得糖浓度有所降低;进而通过细菌释放的相关纤维素酶作用,提高了发酵产物中粗多糖的浓度。这为非解乳糖链球菌FGM发酵黄芪的产糖机理、提高黄芪多糖的产量积累了经验。
其他文献
如何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一线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研究中的一个永恒话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新名词也逐渐为大家所认识。在此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探讨有关“数学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机结合。  一、明确“数学活动”在本课、本章乃至后续章节中的作用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我们首先应关注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和教材的整体结构,明确“数学活动”
期刊
摘 要: 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数学教材的特点,挖掘教材内容中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数学知识信息,把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习的意识,增强合作学习的效果;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新课程 数学教学 新教材 合作学习 学生个体差异  与传统教材相比,数学课改新教材注重知识,着眼素质,贴近现实生活,素材生动,问题情境真实,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提供了空
摘 要: 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感到数学学习枯燥乏味。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浓厚兴趣,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数学学习上的成功,体会成功的快乐,变苦学为乐学。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快乐学习 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倡导自主教育、快乐教育、成功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等新颖活泼的主体性教育模式,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构筑思维的基石;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调动学生内在的思维动力;促使学生发散思维,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不断提升思维的品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新思维 发散思维  创新是人类心理特有的天性,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知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
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及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能否得到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深刻领会课标关于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吃透教材,讲究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读书是一个人获得知识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师要千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