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成为了全球的发展趋势,信息素养已成为21世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关键能力。青少年学生作为社会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其信息素养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生信息素养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不少个人和国际组织纷纷制定信息素养评估指标,开展信息素养调研,并从多方面探究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因素,以期为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献计献策。然而,通过文献调研发现,大多数研究都只从单一的学生、家长、教师因素入手,忽视了教师、家长等环境因素以及个人因素共同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缺乏全局性和系统性。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社会学习理论探讨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因素共同对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以期为提升中学生信息素养提供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对已有研究中信息素养的定义、信息素养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本研究所探讨的信息素养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网络自我效能、教师网络态度、家长 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态度、家长网络自我效能、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乐意程度、学生网络态度),并根据现有研究提出假设。其次,本研究从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我国西部某省Y市7所学校共28个班级的初一、初二以及高一、高二的中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相应授课教师为研究对象,探究各影响因素对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接着,对回收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ANOVA)以及相关分析,并构建阶层回归模型,对前面的假设进行验证。最后,依据数据分析结果,从教师、家长以及学生角度为提升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教师背景因素对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影响方面,青年教师的信息素养高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教师;教师的学历越高,中学生信息素养越高;教师的职称级别对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影响不显著。在教师网络自我效能对中学生信息素养影响方面,教师网络自我效能与学生信息素养呈现显著负相关。在教师网络态度对中学生信息素养影响方面,教师网络态度与学生信息素养呈现显著正相关。在家长背景因素对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影响方面,城市学生的信息素养显著高于农村学生的信息素养;家长平均月收入越高,中学生自身的信息素养越高;数字化环境优越家庭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显著高于数字化环境较差的家庭。在家长网络自我效能对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方面,家长网络自我效能与学生信息素养呈现显著正相关。在学生背景因素对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影响方面,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和频率与中学生信息素养存在显著相关;初中生的信息素养总分以及信息素养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高中生。在家长学生网络态度对中学生信息素养影响方面,父母网络态度对中学生信息素养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信息素养教育提升人力保障;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技能,为中学生学习信息技能提供技术储备;培养教师积极的网络态度,为提升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供环境基础;优化信息化环境,为提升中学生信息素养提供环境支持;增强家长网络自我效能,为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树立榜样;传达正确的信息设备使用观念,促进中学生信息技术使用效率的提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信息活动,促进中学生网络态度积极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