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船舶人员疏散问题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fei3306543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船舶系统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庞大体积、船载人员众多、结构复杂等特点的的大型系统。一旦船体发生意外境况,如果不进行合理的规划处理,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人们需求的提升,海事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船舶环境下的人员安全问题被提升到了崭新的高度。在突发情况下研究如何快速有效的将众多船载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难题。然而船舶环境下的人员疏散问题研究并不成熟,尚没有形成合理、系统、正规的疏散体系。人员疏散问题的模型大多来源于陆地火灾疏散以及大型场馆的紧急疏散,缺乏海洋环境背景,模拟结果缺乏说服力。本文主要研究船舶环境下的人员疏散问题,从疏散模拟基础、疏散模型设计、人员行为分析、测试场景模拟四个方面研究船舶的人员疏散问题。并且为了解决大型人员疏散问题尝试引入现代智能优化算法的思想设计疏散模型以及方法,同时完善船舶环境下算法的理论基础,为设计高效稳定的船舶人员疏散体系提供新的思路。主要的工作可以概括为如下:  1、分析总结了船舶人员疏散方向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经典算法的解析以及对世界范围内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的阐述,总结模拟船舶人员疏散问题的四个要素结构,环境,过程和行为。从四要素出发分层次建立船舶人员疏散模拟体系。  2、建立用于描述整体船舶人员疏散的精确数学模型。通过对已有的人员疏散模型及其空间建模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结合船舶人员疏散的宏观性以及微观性,提出了船舶人员疏散精确数学模型。同时在保留船舶基本信息的前提下,通过船体拓扑信息的转化,将复杂的舱室结构转化为图论中的网络结构,给出了一种有效的船体信息转化方法,方便设计人员的疏散方案。  3、建立基于邻域PSO的人员微观行为模拟模型。通过对海洋突发环境下人员行为的研究,将船舶环境融入到行为模型中,综合考虑了人员的健康程度、行走能力、环境感知程度等大量的个体差异因素,建立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模拟船舶人员微观行为的模型。将粒子群优化算法中的粒子看成疏散过程中的个体,结合其自身的环境感知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粒子的社会属性来模拟人员的疏散过程,能高效模拟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行为。同时进行了理论完善,严格证明了在论文环境下算法的收敛性能,增强实验结果的说服力。  4、提出了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船舶运动预测方法。海洋环境下的人员疏散同陆地情况下的最大区别在于疏散环境是否固定。船舶人员疏散过程中船舶存在六个自由度的运动,船身存在倾斜以及震动情况。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船舶的运动情况人员疏散的模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通过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建模方法,能够时时准确的预测船舶的运动情况,预测自由度运动角度。结果具有很高的精度,将预测数据加入到人员疏散行为模型中,能真实反映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行为,增强模拟效果的说服力和准确性。  5、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全局遍历的人员路径选择方法。为描述疏散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一种新的路径选择算法。用疏散网格综合吸引力概率和个体网格占有力概率来描述船舶人员的疏散过程,解决了人员路线选择和竞争冲突两个问题。增加人员社会因素及心理因素对疏散效果的影响。  6、建立了船舶人员疏散多目标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多目标问题的方法,用于模拟船舶人员疏散多目标问题。设计人员疏散快速算法,提出了船舶人员疏散的多目标模型,将疏散时间、人员冲突、疏散拥挤度作为指标综合考虑人员疏散的效果。使得模拟疏散方案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更加的合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多目标蚁群算法。将灰色关联度分析加入到外部档案的维护原则中,能有效的解决大型船舶的多目标人员疏散难题,增强多目标疏散模型的适用范围。  7、基于IMO测试场景以及某船型的真实疏散问题,应用本文提出的疏散模拟体系进行了大量的疏散模拟实验。从疏散结果中分析本文方法的适用性,能给出大型船舶人员的路径疏散模拟方案,以及主要的疏散模拟参数,结果符合 IMO海事疏散指南中的规定。从模拟实验角度验证本文提出疏散模拟体系的科学性。  本文研究的是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船舶人员疏散问题,又是对于船舶疏散模型以及人员疏散算法的开发与设计,同时也是将智能优化思想引入大型人员疏散问题解决方案的一种尝试,为设计高效稳定的船舶人员疏散方法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从有线电视的概念、有线电视的发展趋势,引出有线电视收费的必要性。而有线电视的收费,必须解决的问题是电视信号的加解扰。在众多的加解扰技术中,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
该文是在参加城市交通科研项目的基础上,对城市灯控平交路口混合机动车流相互干扰进行的初步研究.选取北京市典型的官园多相平交路口和南礼士路双相平交路口作为研究对象,通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使得跨国跨地区的远程办公机构急剧增长。与此同时,企业之间的合作及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联系也日趋紧密。客户在不同地域之间进行安全、高速、经济有效数据通信
该文对于钢铁企业产成品发货物流管理进行了两方面的研究:(1)钢铁企业产成品发货计划管理模型体系的研究和模型建立方法与模型求解算法的研究。(2)基于数学模型的钢铁企业产成品发
该文论述了网络集成式全分布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提出及实现.以现场总线技术作为底层控制网络,以DSP为核心处理器,在此基础上使之成为可任意进行网络集成、可任意配置的全分布式
笔迹鉴别是一个模式识别问题,它基于笔迹风格这项生物特征来对书写者的身份进行辨别。由于手写笔迹具有普遍性、易获得性及非侵犯性等优点,所以在各级考试、财务票据、法庭举证
文本图像处理是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在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离线手写体字符识别是文本图像处理中的重要研究方向,然而由于手写体汉字数量庞大,结构复杂
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于温湿度控制的两级控制系统.采用集散控制的思想设计控制系统的硬件拓扑结构和软件功能层次,把整个系统划分为过程控制级和监视级两大部分.过程控制级由自
该文针对一般形式的非线性系统用人工神经网络来实现对非线性系统的预测控制,并对其控制算法进行了研究.先对人工神经风络的基本理论及其向种常用计算模型作了一些介绍,提出
该论文对中国高新区发展中的二个层面的管理问题展开研究.一是在宏观层面上对高新区投资环境建设问题作了深入研究.探讨了投资环境的作用和特性,建立了投资环境的评估体系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