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Riemerella anatipestiferinfection)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家鸭、鹅、火鸡及其他禽类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本病是当前危害全世界(尤其是中国)养鸭业的一种主要疾病,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其病原鸭疫里默氏杆菌是黄杆菌科里默氏杆菌属的代表种,目前已确定的血清型至少有21个,且各血清型之间交叉保护性低或无,给本病的预防控制带来较大困难。目前人们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子致病机制还知之甚少。本研究通过构建血清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WJ4株携带不同标签转座子的随机突变库,以筛选和鉴定与鸭疫里默氏杆菌在鸭体内存活相关的基因。本研究分别构建了鸭疫里默氏杆菌WJ4株17个带不同DNA标签的转座子随机突变库,共含有5100株突变株。先通过接种库接种雏鸭后进行负筛选,初筛得到不能从回收库中检测到的突变株63株,经多次复筛最终筛查到了20株不能从回收库检测到的突变株。利用反向PCR的方法对这些突变株的转座子插入基因组中的位置序列进行了鉴定,其中17株突变株已鉴定了转座子插入的基因。选取其中的两株突变株7-295和16-284,将野生WJ4株的相应基因扩增并克隆到大肠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RES1上以构建相应的互补质粒,然后通过接合转导的方法将互补质粒分别导入相应的突变株中,获得了两株突变株的互补菌株c7-295和c16-284,最后比较野生WJ4株、突变株7-295、16-284和基因互补株c7-295、c16-284的生长曲线和菌血载量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野生株、两株突变株及其基因互补株的生长曲线无显著性差异;雏鸭接种细菌后24小时,突变株7-295和16-284接种鸭的血菌载量为0,而互补株c16-284接种鸭的血菌载量较突变株有一定的回复;但回复株c7-295接种鸭的血菌载量并没有回复。本研究通过构建鸭疫里默氏杆菌WJ4株的信号标签转座子突变库,筛选到了17个潜在的与WJ4株在鸭体内存活相关的基因,并对其中两个突变株的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子致病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