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加快,机构投资者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了证券市场中的主导力量,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越来越大,也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高度关注。结合我国目前的股市制度和现状,研究我国机构投资者对中小板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有利于加深监管者对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板上市公司的了解,深化相关领域的研究;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减缓上市公司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矛盾,改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参与中小板上市公司管理,促进上市公司业绩的提升;有利于我国股市的长远规范发展。由于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国机构投资者已经实现了令人瞩目的跨越式发展,逐渐成为市场的中流砥柱,种类不断丰富,成交趋于更加活跃,对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盈利平稳增长,转型升级不断加快。截至2014年底,中小企业板共有732家上市公司,发行总股本达3470.59亿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5万亿元,市值接近深市的一半;当年累计成交金额152166.56亿元,较年初增长51.83%,当年累计股票筹资额1699.32亿元,较年初增长216.67%。中小板吸引了大量的机构投资者的关注和投资,但是关于机构投资者能否促进中小板上市公司业绩的文献较少,仍有待于更多有效的检验。本文基于机构投资者影响上市公司业绩的相关国内外文献和基础理论,分析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板上市公司现状,以2006年到2013年为考察时期,筛选得到2011年前上市的424家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六类机构投资者持股分别对中小板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有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中小板上市公司业绩显著更好;(2)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中小板上市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3)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中小板上市公司业绩影响显著不同,其中证券投资基金和QFII持股对中小板上市公司业绩呈显著正相关,而券商、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和信托公司对中小板上市公司业绩没影响;(4)QFII对中小板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最大;(5)机构投资者持股增强了中小板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最后本文建议国家监管者应推动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调整机构投资者结构;中小板上市公司应优化自身股权结构,鼓励机构投资者参与管理监督;机构投资者应完善自身治理,注意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