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高山林线交错带与林草交错带地上/地下生物多样性格局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vita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山林线特殊的结构、功能及对气候变化的高度敏感性,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适应与减缓研究的关键区域,有关林线对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是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两个重要因素。本研究结合这两个因素,以川西米亚罗林区鹧鸪山自然形成的林线交错带和人为干扰形成的林草交错带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常规分析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两个高山交错带的地上植物与地下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同步研究,分析了不同驱动机制下的植物多样性、土壤动物多样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地下生物多样性与植物多样性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不同生物群落物种组成、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对于了解高山林草交错带地上/地下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和生态学过程有重要意义,对高山林草交错带的管理和林线的生态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高山林线交错带和林草交错带共记录植物物种221种,分属48科,124属,其中木本植物42种,草本植物179种。从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划分,所调查的大部分植物属于北温带型和世界广布型,其中,禾本科、菊科、毛茛科、蔷薇科、玄参科、蓼科、虎耳草科、龙胆科、伞形科、忍冬科这十大科的植物是高山林线交错带和林草交错带的优势种,且大部分科的植物都属于极地一高山属的成分。交错带木本植物丰富度和多样性低于草本植物。林线交错带则随海拔升高物种数呈上升再下降的偏锋分布格局。林草交错带随放牧干扰强度的减小植物丰富度逐渐降低。两个交错带物种丰富度都在疏灌处达到峰值,HAS的物种数最多88种,VAS为79种。两个交错带木本植物丰富度都呈钟形曲线,林线交错带中间的密灌达到峰值,林草交错带在疏灌达到峰值。林线交错带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分布随海拔升高先上升后下降,在疏灌处达到峰值,呈偏锋分布格局,而草本多样性指数H’与D的变化趋势类似U型分布,林线和树线的草本多样性低于草甸和针叶林。林草交错带草本丰富度随干扰强度的增加直线上升,草本的种类在草甸达到峰值,但草本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却是密灌最高,呈单峰分布规律。由于两个交错带都有类似的景观分布,从高山草甸过渡至针叶林,两个交错带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科属种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群落木本植物优势种由蔷薇科、杜鹃花科、杨柳科、忍冬科过渡到松科、桦木科、茶藨子科等,但林线交错带缺少红桦、糙皮桦等阔叶树种。群落草本植物优势种由菊科、龙胆科、禾本科过渡到玄参科、柳叶菜科、毛茛科,最后再到蕨类植物、五加科、莎草科等。虽然两个交错带的形成机制不同,但不同交错带之间也有相似的物种组成,同一交错带相邻植被之间、不同交错带相近植被类型之间植物群落的相似度较高。交错带草甸的物种组成与其它群落的物种组成差别最大。从β多样性来看,林线交错带针叶林到林线的过渡最明显;从树线到密灌丛草本植物的过渡最明显,林草交错带从密灌丛到阔叶林木本植物过渡最明显,从疏灌丛到密灌丛草本植物的过渡最明显。两个交错带中物种数量最多的4个功能群是落叶木本植物、基生叶阔叶杂草、半基生叶型阔叶杂草与茎叶型阔叶杂草。随海拔上升,林线交错带茎叶型阔叶杂草、基生阔叶杂草、半基生叶阔叶杂草和丛生禾草的物种数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植物功能群多样性在林线达到峰值,在树线达到低谷,针叶林内植物功能群的均匀度最高。林草交错带随放牧强度的增大阔叶类杂草和丛生禾草的数量增加,林草交错带PFTs的多样性和均匀度随干扰强度的增大逐渐降低。(2)川西高山两类交错带3类体型土壤动物中,大型土壤动物个体数最小,种类最多;小型湿生动物数量最大,类群数最少。两类交错带拥有相同的类群共103类。线虫纲是唯一的优势类群,占总个体密度的80%以上,线蚓科、真缓步纲、猛水蚤目及等节跳科为常见类群,其余126类土壤动物为稀有类群。蜱螨目和弹尾目在不同季节不同交错带的分布有较大差异。林线交错带的和林草交错带的A/C值总体趋势符合寒带的特征。随海拔梯度的上升,林线交错带A/C值先上升后降低,其中林线的A/C值最大。在干扰梯度下,林草交错带的A/C值随干扰强度降低逐步增大。说明螨类可以作为林线环境急剧变化的生境指示种来预测环境和气候变化,秋季是螨类活动最频繁的季节。林线与林草交错带的大、中、小型的土壤动物个体密度与类群数都具有明显的表聚性。林线苔藓层的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大、类群数十分丰富,是土壤动物理想的生存场所。两类交错带土壤层的土壤动物类群数分布表现为单峰型。林线交错带土壤动物多样性和均匀度随海拔升高呈降低趋势,优势度变化趋势相反;林草交错带土壤动物多样性和均匀度随干扰梯度减弱呈现略有下降然后逐步上升的趋势。夏季土壤动物多样性高于春季和秋季,DG指数值能更好的体现高密度和高类群数下交错带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变化程度。Wilson-Shmida多样性指数表明高山草甸与其他群落的土壤动物替代程度较大。不同植被类型的生态系统之间土壤动物群落的类群组成存在较大差异,而相同或相近的植被类型的生态系统间土壤动物类群组成相似。大型土壤动物生物量中,蚯蚓的生物量占据绝对主要地位,其次为马陆类等。林线交错带大型土壤动物平均生物量要高于林草交错带。不同季节大型土壤动物生物量差异明显。林线交错带大型土壤动物生物量与海拔呈负相关,林草交错带土壤动物群落结构随干扰强度减弱发生了明显变化。处于受严重干扰的草甸,其土壤动物密度、类群、生物量都处于最低水平;而类群数最大出现在中度干扰的灌木林;大型土壤动物生物量最大出现在受轻微干扰的阔叶林;密度最大出现在几乎未受干扰的针叶林。可见土壤动物个体密度、类群、生物量以及群落结构的变化与放牧干扰存在明显的关系。(3)高山林线交错带和林草交错带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中,土壤细菌数量最多,占绝对优势,放线菌数次之,真菌数量最少,占不到微生物总数的0.1%。交错带不同的植被类型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差异显著。林线交错带和林草交错带可培养土壤微生物数量在密灌最高,在空间分布上交错带中间达到峰值。林线交错带疏灌或密灌的土壤微生物量最大,针叶林内最小,表现出偏锋分布趋势,土壤微生物数量和SMBC秋季达到峰值。林草交错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在秋季和春季呈单峰分布趋势,而夏季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草甸最大,秋季SMBC最高,SMBN的季节变化趋势不明显。林线交错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微生物生物量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正效应。土壤真菌多样性与细菌多样性、SMBC、SMBN和可培养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都呈正相关,两个交错带的SMBC和SMBN呈正相关,其中林线交错带SMBC和SMBN的相关性极显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可培养微生物数量之间都呈正相关。根据DGGE图谱反映出土壤细菌多样性高于真菌多样性,真菌多样性的变幅大于细菌。两个交错带土壤细菌多样性具有一定的共性,即草甸土壤细菌多样性变幅最大,细菌群落多样性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而针叶林内有较稳定的小生境,土壤细菌的变幅最小,说明细菌对外界的因素十分敏感。与土壤微生物量的季节变化不同,林草交错带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变化趋势为春季>秋季>夏季。相似性分析表明,交错带土壤真菌种类的相似度普遍低于细菌相似度。交错带相邻的样地间土壤细菌和真菌相似程度更高,植被类型差异较大的样地土壤细菌和真菌相似程度较低。林线交错带和林草交错带主要有4个大纲的细菌种类: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α、β及γ类群、拟杆纲门(Bacteroi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其中变形细菌占绝对优势。大部分序列在遗传关系上相近于分离自亚高山森林和草甸土壤、青藏高原草甸土壤、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和喜马拉雅山系的冰川土壤等适冷生境的菌株。(4)高山林线(草)交错带生态系统的地上和地下部分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土壤生物与地上植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动态的相互作用。两个交错带土壤动物类群数与草本植物丰富度都呈负相关。中小型土壤动物作为重要的取食者进而调节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生物量。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动物之间是一个相互消长的关系。林线交错带土壤细菌多样性与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呈负相关,林草交错带土壤细菌多样性与大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呈负相关。两个交错带内土壤真菌多样性与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呈正相关,说明大型土壤动物通过改善土壤结构而提高了土壤真菌多样性。林线交错带土壤动物和微生物与地上植物多样性的相关性更加明显,如真菌与木本的丰富度为显著正相关性,小型土壤动物与草本的丰富度为显著负相关性。由于由于两个交错带的形成机制不同,放牧干扰使林草交错带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变的更加复杂,导致土壤动物和微生物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很难以单一的相关性加以解释,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川西高山林线生长季节10cm土壤平均温度为6.40℃,接近全球林线分布的10cm土壤平均温度。DCCA排序能较好地表达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生态梯度。林线交错带草本植物的丰富度和木本植物的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林线交错带的海拔、土壤pH值、SOC、TN、TP、AN、AK、草本生物量、苔藓和枯落物储量显著影响草本植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SOC、TN、TP、AN、草本生物量、苔藓和枯落物储量显著影响木本植物的多样性。木本植物的丰富度和草本植物的优势度、均匀度与环境因子相关性不显著。林草交错带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不如林线交错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明显。只有土壤pH值、草本生物量、苔藓和枯落物储量显著影响草本植物的丰富度,其余因子与草本植物多样性和木本植物的多样性相关性不显著。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的CCA分析表明,海拔、土壤类型、pH值、地被物储量和土壤养分状况是影响林线交错带植物功能群分布分异的主要环境因子。土壤类型、放牧干扰、草本生物量、地被物储量是影响林草交错带植物功能群分布分异的主要环境因子。丛生禾草、茎生叶型阔叶杂草适合在草甸和疏灌生存,蕨类适合在阴湿的地被物较厚的环境中生存。CCA分析表明,同一优势类群的土壤动物在两个交错带都选择相似的适宜生存环境。林线交错带中小型土壤动物和大型土壤动物步甲科、石蜈蚣目、皿蛛科、球体蛛科主要集中分布在地被物较厚且环境条件阴湿的针叶林及林线,大型土壤动物类群如正蚓目、蚁科、乌叶蝉科、金龟甲科幼虫、叶蜂科幼虫喜温暖、草本生物量大的高山草甸及灌丛。林草交错带中小型土壤动物和大型土壤中动物优势类群带马陆目、步甲科、石蜈蚣目、地蜈蚣目、大蚊科幼虫、皿蛛科、球体蛛科主要集中分布在地被物较厚且潮湿的针叶林和阔叶林。大型土壤中动物类群正蚓目、蚁科、乌叶蝉科、金龟甲科幼虫、隐翅甲科、瘿蚊科幼虫在放牧干扰、草本生物量大的草甸及灌丛中分布较多。林草交错带绝大部分土壤动物个体数夏季高于秋冬季。春夏秋三个季度交错带土壤细菌和真菌组成与环境因子的CCA分析表明,土壤温度对土壤细菌组成及分布影响最大,在春季和夏季都表现出显著影响;其次,春季土壤TP、AN的影响显著,秋季土壤水分的影响显著,夏季土壤TK的影响显著。土壤pH值对土壤真菌组成及分布影响最大,春夏秋三个季节都有显著影响。SMBC和海拔的影响其次,夏季和秋季表现显著,土壤温度春季影响较大,土壤水分夏季影响明显。影响林线交错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因素主要有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和速效K,土壤温度对细菌多样性和可培养真菌数量的影响很大,土壤水分与土壤微生物的相关性很小。相比林线交错带,影响林草交错带土壤微生物的关键土壤因子很少,只有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对林草交错带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明显。综合来看,相比自然状态下的林线交错带,林草交错带受到的干扰程度较大,干扰通过改变群落内的环境条件、植物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等,进而影响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使生态因子与植物多样性、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更加复杂。
其他文献
在煤炭企业的管理中,企业文化体现了管理的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在这种精神力量的引导和推动下,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越来越被企业界所重视
“气”在中国古代是一个普遍使用的重要范畴。由“气”过渡到“文气”,“以气论人”为其奠定了基础,“养气”说为其架设了桥梁。隋唐以后至明清,对“文气”的使用,总的趋势是
PSM-5试片是用于验证渗透检测系统性能试验的灵敏度器材,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重要。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清洗不及时或维护不当等原因而常出现试片人工裂纹堵塞的故障,从而导
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党的十八大全方位论述了城镇化建设问题的重要性,明确要求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
广播电视作为现代传播媒介,可以帮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科技知识、市场信息。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农节目,为农村干部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电视宣传的
关于FR4材料PCB爆板分层的报道很多,而对高频碳氢材料(RO4000系列)和高速材料(M6为代表)混压受热爆板分层却鲜有报道。主要分析高速高频混压板(RO4350B+M6)受热爆板分层原因,并开展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教授、著名舞蹈家,57岁的张平在成都市“五.七”艺校成立40周年校庆时表演了独舞《青藏高原》。张平的独舞引来了在场200余师生的阵阵喝彩,成为了张平《
俄罗斯著名舞台和电影导演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Kirill Serebrennikov),因其作品引起俄罗斯官方的愤怒,被诬陷腐败并等待审判,自2017年8月起被软禁在莫斯科。他被控从
斯文·穆勒(Sven Mtiller)在接替凯斯·华纳(Keith Warner)担任哥本哈根皇家歌剧院的艺术总监后,最终也与凯斯·华纳因同样的原因——政府的大幅度预算削减一而辞职。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品牌成为重要的竞争手段。品牌与文化的关系日益紧密,品牌含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在品牌建设中,品牌文化的作用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