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社会创新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与其创业意愿、创业能力息息相关,同时大学生创业问题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中也被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然而,现实情况是:比起创业成功,创业失败是一种更为普遍的现象。虽然创业失败会对创业者造成巨大的身心创伤,但也为创业者带来一个自我反省和学习的机会,进而提高再创业的成功概率。从现有的文献看,鲜有学者探讨创业失败归因如何作用再创业意愿。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创业失败归因对再创业意愿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分析失败学习与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作用。本文基于因果归因理论和经验学习理论,以失败学习为中介变量,以创业自我效能感为调节变量,构建和检验创业失败归因对大学生再创业意愿的影响机制。通过对214位具有创业失败经历的大学生创业者的调研,运用结构方程对理论模型进行拟合与探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创业失败归因的内部性程度和可控性程度对再创业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稳定性程度对再创业意愿的正向影响没有得到验证。创业失败归因的三个维度即内部性程度、可控性程度和稳定性程度皆对失败学习的两个维度即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产生直接显著的促进作用。利用式学习对再创业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探索式学习对再创业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第二,失败学习在创业失败归因与再创业意愿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具体而言,失败学习的两个维度利用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分别在创业失败归因内部性程度和再创业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可控性程度和再创业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稳定性程度和再创业意愿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第三,基于自我调节视角,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失败学习与再创业意愿之间发挥调节作用,风险容忍效能感正向调节利用式学习与再创业意愿之间的正向关系,风险容忍效能感和关系效能感负向调节探索式学习与再创业意愿之间的负向关系。本文结论对大学生创业实践具有重要的管理启示和指导意义。首先,大学生创业者需坦然面对失败,准确认识失败原因,在动态环境中灵活进行失败学习。其次,创业教育者需努力推进创业失败教育。最后,创业支持者需注重大学生创业者自我效能感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