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构建了适于研究临界现象的高控温精度静/动态光散射仪,测量了苯甲腈+十一烷,苯甲腈+十二烷,苯甲腈+十三烷,苯甲腈+十四烷,苯甲腈十十五烷,苯甲腈+十六烷六个体系在临界点附近共存两相的散射光强,得到关联长度ξ和渗透压缩系数χ,并分析两相ξ和χ的不对称性。结果显示:关联长度无明显不对称性,而渗透压缩系数存在显著的不对称性。计算出渗透压缩系数不对称因子Aχ,并从完全标度理论出发,推导出Aχ的表达式,拟合结果发现Aχ可用和γ分别是与共存曲线和渗透压缩系数相关的临界指数)描述,|△T|β是主导项,从而首次从共存两相渗透压缩系数的不对称性的角度验证了完全标度理论,并说明完全标度理论在对不同热力学量(共存曲线直径和渗透压缩系数)的不对称行为的描述上的一致性。本文结果同时发现|△T|γ-1+β对于准确描述渗透压缩系数的不对称性是不可忽略的。本文还测量了硝基苯+十一烷,硝基苯+十二烷,硝基苯+十三烷,硝基苯+十四烷,和苯甲腈+十一烷,苯甲腈+十二烷,苯甲腈+十三烷,苯甲腈+十四烷,苯甲腈+十五烷,苯甲腈+十六烷,苯甲腈+十七烷共十一个体系在一相区的浊度,得到一相区关联长度和渗透压缩系数的临界指数υ和γ以及指前因子ξ0和χ0.由于实验仪器和数据分析方法的改进,所得关联长度的指前因子的精确度显著提高。结合由量热实验得到的临界热容的指前因子A+,计算了普适性标度关系和的值,结果与理论预测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