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适应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心脏保护作用及机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ylvia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多数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AMI是心脏病中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急危重症,随着经济实力、卫生条件及社会整体发展的进步,其发病率呈不断攀升的趋势。2008年,由卫生部发布的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报告中指出,心脏病已跃居我国城市居民死因顺位的第三位,在农村中也高居第四位。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死亡患者中,约50%于发病后1小时在院外死于致命性心律失常。近年来,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为迅速开通闭塞的冠脉血管,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极大的改善了AMI患者的预后。然而由缺血再灌注诱发的心肌再灌注损伤可导致多种心律失常,甚至包括致死性的恶性心律失常,这在一定程度抵消了部分患者的获益。预适应作为一种内源性保护机制日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是一类可诱导的内源性保护蛋白,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功能。动物实验表明,预适应能够提高心肌组织MT含量,产生抗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为同一张心电图上不同导联QT间期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其反应了不同部位心室肌复极的不同步性和心肌的电不稳定性。在行急诊PCI的AMI患者中,预适应能否影响MT的表达、改变QTd值,及其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相互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目的:本研究以急性心肌梗死后行急诊PCI的患者模拟缺血/再灌注模型,以心梗前有无心绞痛发作为预适应分组依据,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MT含量,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检查心电图、测量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通过心电监护仪及中央监护系统观察心律失常发生情况,采用Curtis-Walker评分标准对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探讨金属硫蛋白、QT离散度在缺血预适应中对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影响,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符合《2010年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关于AMI诊断标准,具有急诊PCI治疗适应症,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无排除标准的患者。1研究对象分组:根据病史,将入选患者分为预适应组和对照组。预适应组:AMI发生之前的3天内曾有典型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30分钟,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可缓解。对照组:AMI发生前无心绞痛病史及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证据,既往无冠心病病史2手术过程:所有入选患者术前常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硫酸氢氯吡格雷片300mg嚼服。进入导管室后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麻下以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桡动脉(或股动脉),放置6F鞘管,常规鞘内给予肝素2000单位,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脉病变及罪犯血管。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征得同意后行冠脉介入治疗,植入支架前常规给予血栓抽吸导管抽吸、球囊预扩张,植入支架后常规给予球囊后扩张,保证支架贴壁良好。术后所有患者常规进入CCU监护治疗。手术成功的标准:罪犯血管的残余狭窄<20%,术后血流达到TIMI 3级,并且住院期间无死亡、再次急性心肌梗死、紧急冠脉搭桥等并发症。3罪犯血管远端有血流灌注后,严密观察心电监护是否有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出现。患者进入CCU后立即连接心电监护仪,连续72小时行心电、血压监测,医护人员通过床旁监护仪及中央监护系统监测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可通过中央监护系统回顾分析心电图动态变化。采用Curtis-Walker评分标准进行室性心律失常评分。4离散度QT测量:所有患者于急诊PCI术前、术后、术后12h、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行心电图检查,以分规手工测量各导联QT间期。QTd=QTmax-QTmin。5基线资料采集:采集所有入选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以及发病至血管开通时间等资料。术前常规查急诊九项,术中记录冠脉造影结果、罪犯血管位置,术前及术后3天动态监测肌钙蛋白T。6所有患者于急诊PCI术前、术后、术后12h、术后24h、术后48小时及术后72小时留取静脉血5m L,离心取上清,按照说明书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MT含量。结果:1共入选患者42例,其中预适应组22例,对照组2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手术成功的标准。2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钾、心率、血压、罪犯血管、病变血管数量、肌钙蛋白T峰值等基线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预适应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适应组心律失常评分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预适应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2h、术后24h的心电图QTd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48h、72h,两组的心电图QT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预适应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72小时内血清金属硫蛋白的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预适应能够减少急诊PCI患者的心律失常评分,降低发生再灌注性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2预适应可减少急诊PCI患者的QT离散度,减轻心室复极的不同步性,这可能有助于减少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3预适应可诱导产生金属硫蛋白,后者可能参与抗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心脏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课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情景等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成败与否,课堂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艺术,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等。提问是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它被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期刊
对泰山地区产祁州漏芦进行蜕皮激素的含量测定,测得各月份蜕皮激素含量在0.069~0.201%之间,其中4、9月份时含量最高。 The content of ecdysone in Gansu gourd was measured
期刊
人民日报记者部供稿四易其稿的一篇批评报道 10月10日人民日报《各地传真》版头条报道--《霞浦,法与特权在较量》一文曾四易其稿,来之不易. 9月26日上午记者传回初稿,讲述了
期刊
探究式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观察、测量、制作、提出假设、进行实验、提出模型和交流等。物理学科的基础是实验,学生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并把掌握的方法运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就是在物理教学中把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物理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相
期刊
【摘 要】只有目标明确,教法科学,学法正确,巧妙的课堂设计,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才能把课上得有魅力。不断提高课堂效率,真正适应新的教学形势。  【关键词】语文 教学 方法 效率  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
【摘 要】合理、科学地将影视资源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以及推进历史教学质量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为更好的掌握影视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情况,为实际历史教学及其他学科提供参考,在掌握影视资源运用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影视资源的策略探究。  【关键词】影视资源 中学历史教学 历史情境  将影视资源运用到教学中的相关研究早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出现。在那个时候,也开始研究电影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