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土木结构的振动控制领域,负刚度半主动控制与隔震支座被动控制的混合控制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克服各自的缺点,能有效减小隔震结构的反应,是一种土木结构高性能减震的新途径。目前负刚度隔震相关的研究还不多,主要集中在理论与仿真分析方面,本文旨在完善负刚度磁流变阻尼器研制与负刚度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方面的研究,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1.利用SAP2000对四层钢框架振动台试验模型进行了隔震仿真分析,考察了被动隔震结构和负刚度智能隔震结构在七条地震波作用下的地震反应,通过量化对比分析发现,负刚度智能隔震结构的平均层间剪力、位移角、加速度等反应要比橡胶支座隔震结构小30%左右,且减震系数标准差更小,说明了负刚度智能隔震系统的性能更加优异。2.根据振动台试验模型仿真分析结果研制了一台用于振动台试验的磁流变阻尼器,并以LabVIEW与NI cRIO嵌入式系统为软硬件平台开发了配套的磁流变阻尼器控制系统,通过对自制的磁流变阻尼器的基本性能试验与负刚度控制性能试验发现,该磁流变阻尼器的最大阻尼力可达10kN,最大负刚度可达-0.22kN/mm,且负刚度值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说明了该磁流变阻尼器及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且满足四层框架模型振动台试验的负刚度控制性能要求。3.对四层框架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利用应变片、加速度传感器与激光位移计等传感器实时采集了结构的地震反应,对比分析了不同隔震方案的隔震效果,发现负刚度智能隔震结构的底层柱底应力、顶层加速度相对于非隔震结构显著减小,底层柱底应力减震系数最大值为0.31,最小值为0.16,均值为0.24,标准差为0.14。而铅芯橡胶支座隔震结构的底层柱底应力减震系数最大值为0.40,最小值为0.24,均值为0.32,标准差为0.20。说明负刚度智能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与鲁棒性均显著优于铅芯橡胶支座隔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