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刚度智能隔震系统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lys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土木结构的振动控制领域,负刚度半主动控制与隔震支座被动控制的混合控制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克服各自的缺点,能有效减小隔震结构的反应,是一种土木结构高性能减震的新途径。目前负刚度隔震相关的研究还不多,主要集中在理论与仿真分析方面,本文旨在完善负刚度磁流变阻尼器研制与负刚度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方面的研究,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1.利用SAP2000对四层钢框架振动台试验模型进行了隔震仿真分析,考察了被动隔震结构和负刚度智能隔震结构在七条地震波作用下的地震反应,通过量化对比分析发现,负刚度智能隔震结构的平均层间剪力、位移角、加速度等反应要比橡胶支座隔震结构小30%左右,且减震系数标准差更小,说明了负刚度智能隔震系统的性能更加优异。2.根据振动台试验模型仿真分析结果研制了一台用于振动台试验的磁流变阻尼器,并以LabVIEW与NI cRIO嵌入式系统为软硬件平台开发了配套的磁流变阻尼器控制系统,通过对自制的磁流变阻尼器的基本性能试验与负刚度控制性能试验发现,该磁流变阻尼器的最大阻尼力可达10kN,最大负刚度可达-0.22kN/mm,且负刚度值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说明了该磁流变阻尼器及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且满足四层框架模型振动台试验的负刚度控制性能要求。3.对四层框架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利用应变片、加速度传感器与激光位移计等传感器实时采集了结构的地震反应,对比分析了不同隔震方案的隔震效果,发现负刚度智能隔震结构的底层柱底应力、顶层加速度相对于非隔震结构显著减小,底层柱底应力减震系数最大值为0.31,最小值为0.16,均值为0.24,标准差为0.14。而铅芯橡胶支座隔震结构的底层柱底应力减震系数最大值为0.40,最小值为0.24,均值为0.32,标准差为0.20。说明负刚度智能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与鲁棒性均显著优于铅芯橡胶支座隔震系统。
其他文献
天然有机物(Natural Organic Matter, NOM)和金属氧化物在自然水体中普遍存在。NOM是水中色、嗅、味的主要来源,也是水体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水中的金属氧化物通常的存在形式
大洋资源采运设备的设计是大洋资源开发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而采运设备的行走环境又是其设计的极其重要的依据,因此,深入研究大洋资源采运设备的行走环境,如:采运设备的沉陷深度,深
桩基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基础形式,在当今的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采用。地震中,桩基的破坏具有非常大的隐蔽性,而且其修复是一项极为复杂困难和耗资巨大的工作。桩—土—结构系统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逐渐扩大,隧道及地下工程快速发展。隧道建设过程中支护结构及围岩在施工中的沉降及位移变化规律,以及其抗震研究都非常重要。通过有限元数值模
岩石的变形破坏特性不仅与岩石的内部复杂结构相关(如:岩石内部微观结构的颗粒组合、胶结等),而且相关于其外部的因素(如:岩体所受的温度、围压、孔隙水压力、化学条件等)。
基桩缺陷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给其承载力带来负面影响,严重者甚至使其丧失承载力,对上部建筑结构的安全产生威胁。因此对于桩基础这一隐蔽工程,准确诊断其缺陷位置以及缺陷程
复合地基广泛地应用于地基处理中,近年来复合地基施工工艺有了很大的发展,复合地基中桩的强度、长度都有较大的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大幅度提高,建筑高度已达百米,只从复合地
我国的城镇排水建设规模空前发展,促使管道口径和设计压力大幅度增加,工作环境也向恶劣环境如滑坡地带不断扩展。三峡库区山地城市排水管道不得不在滑坡地段埋设,而山地城市地形
温榆河是北京市的主要排水河,是北运河的中游,主河道位于北京市五环和六环之间。河流内水体污染严重,流域内所有河道水体水质全部为劣Ⅴ类水,水体水生态系统退化明显。温榆河上闸